揭秘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卫星定轨精度升为厘米级
2010年03月06日26
新华网消息:这是祖国航天测控的发祥地,她四十余载披荆斩棘,一路凯歌;这是编织天网放牧群星的开拓者,她肩负国家使命而勇攀高峰,瞄准世界一流而奔腾向前;这是追星牧舟飞天揽月的主力军,她以驰骋天宇的自信和勇创一流的豪情,铺就了一条条纵横苍穹的“中国轨道”,奏响了一曲曲决胜太空的巡天...
从西方大学改革二百年历程中获得的启示
2010年02月17日28
改革贯穿于 西方大学发展的始终,经过一系列改革, 西方大学逐渐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 西方大学在两百年改革历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为其他致力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西方大学高等教育大学改革 纵观两百年...
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精神风骨
2010年02月17日26
在近代大学校长群体中,那些著名的大学校长何以成为当之无愧的教育家?教育家办学的内在基础是什么?回望近代大学的教育成就,我们感受到一种精神震撼。 在近代大学校长群体中,那些著名的大学校长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他们之所以成长为教育家,与近代社会转型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民国教育给我们的借鉴
2010年02月17日26
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 比如说教育法规。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毛泽东就是在湖南师...
试析清政府“新政”时期教育政策的调整
2010年02月17日30
1901年1月,清政府发布“变法”上谕:参照“西法”,推行新政。这是其经历了戊戌变法的鼓荡、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西方列强的联合入侵等事件之后,不得不做出的一种选择。在文化领域,清政府对旧有的文化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中教育政策的变革最为彰显,影响也至为深远。本文拟...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拔尖人才吗?
2010年02月10日26
不过,对于“温家宝强调,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这段话,我却有点担心会被曲解,从而背离他提出的“用10年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以及他一再强调的公正平义是社会主义国家首要价值的思想。 &...
温家宝:好的大学应有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
2010年02月02日28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1月26日上午还不到9时,温家宝总理提前来到了国务院第一会议室,与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的10位代表围坐在椭圆形的桌子旁,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我很愿意和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的人士座谈。”刚一落座,温家宝就亲切地对大...
自由的教育 独立的学堂――北大使命再追问
2009年11月17日28
自1898年创办京师大学堂已有一百一十个年头了。自1998年北大百年第一次大规模讨论北大精神与传统以来,又是十年过去了。那次讨论有个重大收获,就是重新接续了北京大学的自由主义精神传统。因此,有必要继续发掘北大的传统,再现北大的精神,以求得我们对北大精神、...
俺是怎样做研究生导师的
2009年10月31日32
(一) 研究生导师现在被普遍称为“老板”。这实在是一个恰如其分的称号──照俺看来,所谓的导师,就好比一间个体企业的老板,只不过,老板的终极目标是发财,而导师的终极目标就多了,做学问、做官、发财……既取决于个人的定位,也和大环境有关。 先说做学问。这...
古代中国的游冶与素质教育思维
2009年10月27日27
人的素质需要通过学习取得,人要学的就是这个“习”字,而一个人好的习性和习惯是人的素质,这“习”里面包括人的思考方法和认识,我们获得认识可以通过知而获智,这是知识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见闻来取得体验,这就是见识,既有知识又有见识这样才能够是一个有识之士,而见识和实际的处世能力不是仅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