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婚姻家庭 > 家庭 > 正文内容

在慎终追远中涵养家风文化

2024年04月03日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又至,慎终追远,我们缅怀先烈。每当此时,人们总是将最美的鲜花、最深的思念、最高的敬意献给英烈。这是一种缅怀,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更是一种激励,让我们更好走稳未来的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在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前,就义诗气壮山河;面对敌人死亡的威胁,方志敏在狱中写下了“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在苦难和屈辱中,他看到了可爱的中国并为之奋斗……党的百年历史中,无数革命先烈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缅怀那些风与雨里的坚韧,那些血与火中的忠诚,用实际行动向英雄致敬,传承红色基因,继续砥砺前行。

清明又至,慎终追远,我们追思先人。游子归家,年复一年扫墓祭祖,为的是知来处,有归途;为的是追思先祖美德,涵养家风文化。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的家风文化源远流长,二十字的义门家训“家国天下、遵纪守法、廉洁清明、耕读传家、克勤克俭”至今仍然深入人心,“义门陈家训传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言传身教就是给子女的传家宝”,甘祖昌和龚全珍传承的家风,滋养着甘家几代人,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几代人……以家风家训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不忘根本、清心明志,重整行囊再出发,这也是清明节之于我们的启示。

清明又至,慎终追远,我们涵养家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家风,就是家庭的信仰,我们追忆过往的岁月,就是要更加珍惜生命、珍惜当下。我们祭奠先祖、追思先烈,就是要从历史传统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从历史典故中得到启迪和教育、从先贤榜样中得到定力和动力,汲取开创未来的丰富智慧和无穷力量,让我们在前行的道路更加步履铿锵。

慎终追远,让优良家风落地生根。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在慎终追远中涵养家风文化” 的相关文章

孝道

    过年,必然是家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好日子,也是大伙儿忙碌了一年,放假轻松,闲下来的好日子。于是,过年便更会想到了家,想到了父母,想到了过年要给父母一些孝顺钱,送一些表达孝心的礼物礼品,这是人之常情,事之常理,这是天经地义,是必须尽力而为的孝道。   记得去年春节时,鄙下...

请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

      中国人重家庭,不仅百姓重家庭,而且皇帝也重家庭。所以,臣民有了功劳,也要奖赏其家,有了过失,又要惩罚其家。照理一人做事一人当,才是正理。封建文化特别看重家庭因素,人们坚信一人犯法必然与家庭有关,就是无关,也得惩罚。  &nb...

中国家庭缺什么

    当代中国家庭(尤其是夫妻之间)最缺少以下七样东西。 1、童心   只有童心不泯,青春才可常驻,爱情才可历久而弥新,所以最好能保留多一点儿天真、单纯,多拥有一点儿爱好、好奇心,多玩一点儿游戏。 2、浪漫 不少中国家庭太注重实际...

家长与孩子创造力培养的关系

      一、儿童创造力培养与家长的自身素养     过分激励儿童的家长在心理学方面,对儿童来说,如果紧张感解除,当然不会加紧采取行动.因此,家长屡次以感情的行动来威胁子女。     我有一位朋友的孩子是小学六年...

论母教文化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向来重视母亲对儿女的伦理道德教育。《韩诗外传》卷九说 “贤母使子贤也。”贤良的母亲重视家庭教育,为的是使孩子长大成为德才兼备的人。由此,产生了重视家庭教育的母教文化。   母教的产生与时代息息相关。由于古代受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

不孝有三,为什么无后为大?

    中国传统文化的亚圣孟子曾经郑重地宣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其他两不孝分别为: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