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 正文内容

弟弟眼中的“两弹一星”元勋

2004年02月26日
       7月29日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忌日,笔者7月中旬专程来到襄樊市委党校采访了邓稼先的弟弟邓�o先,今年已73岁高龄的邓�o先向笔者透露了有关邓稼先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图后排为邓稼先及夫人许鹿希。前排左一为邓�o先的夫人及两个孩子,中间为邓稼先的二姐,右一为邓稼先的大姐及两个孩子。

  邓�o先离休前是襄樊市委党校副书记、副校长。当满头白发、温文尔雅的他谈起与稼先的过去,仿佛又回到了清华园……

  受父教导 学成报国

  我们兄妹一共四人,上面两个姐姐,邓稼先老三,我最小。父亲名叫邓以蛰。早些年,人们称清华园有三对父子兵:梁启超与梁思成;杨武之与杨振宁;邓以蛰与邓稼先。

  父亲是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的五世孙。父亲很小的时候,就去日本留学,以文学学士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后,回国做了教师;之后他又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书、读研究生。20世纪二三十年代前后,父亲与宗白华各自驰名于北方与南方美学界,时人有“南宗北邓”之称。

  父亲学贯中西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尤其是哥哥稼先。而哥哥的思想,又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一生。

  1924年,哥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父亲身边长大。哥哥5岁入小学,在父亲的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哥哥性格活泼,很受人喜爱。1935年,哥哥考入志成中学,与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他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就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来他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哥哥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哥哥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1958年10月,哥哥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8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4年,哥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研制“两弹”功勋卓著

  哥哥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中止了原有协议,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哥哥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哥哥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哥哥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艰苦的条件下,哥哥和同事们以顽强的毅力进行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理论计算,演算的稿纸竟装满了几十麻袋,在大仓库中犹如一座山。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一切是在饥饿的状态中完成的。

  这以后的28年间,哥哥始终站在中国核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

  从1958年到1986年的28年中,我国共进行了32次核试验。其中有15次是哥哥亲自指挥的。身为核试验的技术总指挥,在一次事故时,哥哥命令科技人员、干部和战士原地不动,只身一人来到现场,用双手捡起碎片,亲自检验事故的性质。作为科学家,当然他深知放射性的严重危害,但哥哥为尽早查明原因,保护大家的安全,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回京后,化验结果表明,哥哥受到严重的核辐射,损害了他的健康。

  1979年初冬,哥哥的肝脏已严重损伤,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从此他的体质急转直下。1985年7月,哥哥被确诊为直肠癌。1985年8月10日,301医院为哥哥做了手术,但因受过严重的辐射伤害,身体里仍存留大量的放射性有害物质,因此他不能接受放疗,身体始终不能康复。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医院连续为他做了五次手术。

  1986年7月16日,当时的副总理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86年7月29日。中国的“两弹”元勋我的哥哥邓稼先,因大出血而抢救无效,与世长辞,终年62岁。他的遗言:“死而无憾。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亲兄严师 影响一生

  由于长期从事国家安全的特殊使命,哥哥从不向任何人吐露工作内容或炫耀工作成就。但哥哥始终是我尊敬的兄长,也是我的严师。我上学时,正值战乱,他说我学习不够,恶补似的让我学习,尤其是英语,每天让我背50至100个单词。现在我能用英文看报纸,与当年哥哥对我的恶补很有关系。

  我有4个孩子,加上岳父岳母,家里生活紧张,负担重,他一定给我负担点,有时就给我寄钱。我爱人生第3个孩子没奶,在“文化大革命”那个年月,哪里有奶粉?他每月按时寄两磅奶粉来,直到孩子断奶。

  哥哥给我的影响,最大的是在政治上。特别是1959年春天,农村开始吃野菜了,我对当时的做法有点怀疑,就流露出一些不满情绪:人都没吃的了,还“放卫星”干什么?我的这些想法,在反右倾当中受到批判,我的检讨总也过不了关。

  到北京探望哥哥时,我并没有把家里的情况告诉他,但我爱人在叙家常中无意中把我的这些情况透露给了嫂子。这时候,哥哥就写了一封非常长的信,他说你要相信党……你调到党校教工农干部文化班也很好呀,不能自暴自弃,我们邓家一贯都是淡泊名利的,不要灰心,把工作做好,对社会对我们自己都有好处……

  我是个不大流泪的人,看了他的信之后,想流泪,他在我心里有那么股力量。从此以后,我把心态调整过来,认真地备课。1961年我带孩子们回北京,我对哥哥说:“你那封信说得对,在我身上应验了……”

  其实,那时哥哥一家人也极其不易,他已在四川开始研制氢弹,说走就走,根本顾不上家。大嫂是北京大学的系党委书记,后来作为“走资派”受到迫害,孩子们都自己维持着生活,看着他们一家人的现状,我感到很寒心,可是我帮不上什么忙。哥哥去世后,我在为他准备追悼仪式的时候,竟找不到他的免冠照。为了国家的“两弹”事业,他不光长期隐姓埋名,而且连一张可作遗像的照片都没有。

  受哥哥的影响,我对名利也十分淡泊,我不大对人说起邓稼先是我的哥哥,自觉维护哥哥的形象,我为有这样一个哥哥感到很自豪!对孩子,我一直要求她们自立自强。大女儿从部队转业时,单位领导说:“我们真不知道你是邓稼先的侄女,真对不起你。”孩子说:“转业是我自己提出来的,与你们没关系。”我其他的女儿也都自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她们也从没想到过因为是伯父的什么人,就要有所依赖。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弟弟眼中的“两弹一星”元勋” 的相关文章

蔡伦

      早在西汉(公元前206一公元25年)初就已有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1986年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绘有地图的麻纸,年代为文帝、景帝(公元前179一前141年)之时。1957年西安市灞桥也出土不晚于武帝(公元前14...

“两弹”之星郭永怀

    1999年9 月18日,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饱含激情地说:“他们的英名和功绩,将永远与‘两弹一星’事业的丰功伟绩融为一体,记载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同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决定,对23位“两弹一星功勋”予以表彰。在...

徐克俊:航天路上架桥人

      2003年10月15日下午,“神舟”五号正在地球轨道上作第五圈飞行,徐克俊离开欣喜的人群,满腹心事地乘车向北驶去。汽车停在东风烈士陵园大门前,徐克俊把军帽留在车上,独自一人走在前面,步履匆匆却并不坚实,甚至有些摇摆,毕竟年龄直奔六旬且40个小时未曾合眼了。司机紧随在他的身...

肖志国:让中华之“光”闪亮

                我们缺少科学家吗?不缺,我们缺少企业家吗?也不缺,我们缺少的是什么?我们缺少的是科学家型的企业家,企业家型的科学家。肖志国就是这样的科学家,也是这样的企业家       在中国,有为数众多的科研院所,有为数众多的科研人员,还有数不胜数的高水平科...

喻名德:大漠酬志不言倦

          喻名德长期担负我国重大国防科研试验工程技术项目的研究、组织和指挥任务,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10余个奖项,1996年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成为我军国防科研试验领域的知名专家。       搞了几十年核技术研究的喻名德又要彻底转...

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说到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和地质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就不能不想到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出生于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而处于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年代。为了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李四光东渡日本、远去英国求学。求学归来后,他拒绝外国高薪聘请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