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 正文内容

改革先锋 | 于敏:隐姓埋名28年,因为他,中国成了世界上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

2019年01月18日
   

因为他,如今的中国成了世界上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因为他,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氢弹技术,并且是在全球唯一能保持氢弹的战备状态!在今天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他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他就是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于敏。

于敏自幼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之能。和许多热血少年一样,于敏总是想象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为国家崛起效力。

1944年,于敏考入北京大学。毕业时,以北大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大理学院的研究生。导师张宗燧大为赞赏于敏,甚至表示:“于敏是他带过的最优秀的学生。”

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很快,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于敏写出了许多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和专著,其中包括于敏与杨立铭教授合著的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彭桓武称赞于敏是“国际上一流的”核物理学家。

而于敏所写的论文,直接让我国在该领域研究水平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专家朝永振一郎曾亲自跑到中国,点名要见于敏这位奇才。回到日本后,朝永振一郎在自己的著作中称赞于敏是中国“国产专家一号”。

 

隐姓埋名默默研究氢弹理论

1961年,已是国内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顶级专家的于敏接到了新的任务。钱三强对于敏说:“所里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咱们一定要把氢弹研制出来。”于敏若接受氢弹研究的任务,意味着他将放弃持续了十年,已取得了很大成绩的原子核研究,在一个基本不了解的领域重新开始研究。但是于敏想都没想就接受了这个任务。

从此,于敏便隐姓埋名,全身心投入到深奥的氢弹理论研究工作中。仅仅三年时间,于敏就解决了氢弹制造的理论问题。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4年零3个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中国的设备更无法与他们比。国内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用来氢弹设计。

不过,穷人有穷办法,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员,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

 

“中国氢弹之父”

在解决完理论问题后,接下来就是氢弹的制造问题了。1964年,邓稼先和于敏见面,进行了一次长谈。此后,二人分工合作,共同开始了我国第一枚氢弹的研制工作。

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设计了一批模型。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变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带领科技人员总结经验,随即又设计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

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暗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于敏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问道:“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这一年,于敏提出了氢弹从原理到构形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的关键性问题。从此时开始,我国氢弹研究开始从纸面转入实际制造。

多年后,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同于敏会晤,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的氢弹之父”。

从1961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一直是保密的。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被解禁。于敏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聊以自慰了。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改革先锋 | 于敏:隐姓埋名28年,因为他,中国成了世界上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 的相关文章

钱三强与何泽慧原子世界的科学家伴侣

    清华园的同班同学   1932年,旧中国的高校首次实行全国统考,清华大学物理系招生50余人,其中女生只有3人。原籍山西,在江苏苏州长大的何泽慧是班中年纪最小的女生。在这个班里,有一位出生在浙江绍兴,在北京长大的男生叫钱三强。根据学校餐厅用餐男女生搭配编席的规定,钱三...

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吴健雄

     浏河的童年  由上海市出城,逆着东南方向出海的长江,向西北方大约一小时车程,便是浏河。  1912年阴历4月29日,也就是阳历的5月31日,吴健雄在浏河出生,给这个江南小镇的一个读书人家庭带来许多欢乐。  吴健雄是吴家第二个出生的孩子,却是头一个女孩,在吴健雄这一辈,是排行健字辈...

真诚真情真本领――韩济生院士的“三为”人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人们常常用这句话形容老骥伏枥者,但是通过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理学教授韩济生,我更感到韩院士“希望在自己的余生为社会多做些事情”的平凡话语透着更多的真诚真情真本领。   为师  每年的盛夏,都是研究生答辩比较集中的季节...

TCL集团股份制改造 李东生不给自己留退路

    在企业界和新闻界知情人士的眼里,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是个性情温和内敛的人,与北派企业家的代表倪润峰、张瑞敏的霸气形成鲜明的对比。   企业家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个性,影响企业的运作模式。从好的方面看,李东生温和内敛的个性给TCL带来了几方面的良性影响。首先...

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金怡濂

  2003年2月28日,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国家主席江泽民亲手把第三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金怡濂院士。金院士是我国高性能计算研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获此殊荣,不仅是对金怡濂本人半个世纪以来贡献与成绩的极大肯定,更是对整个巨型机战线的最高褒奖。...

弟弟眼中的“两弹一星”元勋

弟弟眼中的“两弹一星”元勋

       7月29日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忌日,笔者7月中旬专程来到襄樊市委党校采访了邓稼先的弟弟邓�o先,今年已73岁高龄的邓�o先向笔者透露了有关邓稼先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图后排为邓稼先及夫人许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