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 正文内容

“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

2021年03月16日
   

陈能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3年5月13日,陈能宽出生在慈利县江垭镇。1942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至唐山交通大学矿冶工程系(现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学习。1947年至1950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冶金工程硕士、博士学位。1950年至1955年在美从事研究工作,曾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西屋电器公司研究员。“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新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我爱他!新中国的建设需要我们。”陈能宽始终心怀祖国。1955年底,陈能宽夫妇排除美国政府的重重干扰和阻挠回国,在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

1960年6月,37岁的陈能宽调入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参加我国核武器研究。从此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大地颤抖,天空轰鸣,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屹立天地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人自力更生研制、设计、制造的氢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陈能宽参与了中国大部分核试验的方案制定和组织领导工作。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人仅用了四年的时间,不但赶在法国人前面爆炸了氢弹,而且所花的时间是所有核大国中最短的。

陈能宽在这一专业领域中默默无闻地工作了30余年。有的发明创造和科技成果在报奖时,大家公认陈能宽应该排名第一,他却“利用职权”把自己的名字勾掉,将荣誉让给一起攻关的年轻人。最后公布名单时,他比列名的人更感到欣慰和欢悦。

上世纪80年代初,陈能宽参与了中国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的“863”计划的前期论证工作,并直接参加了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纲要的论证起草。1982年,由陈能宽领导进行的“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4年,他因多次成功领导核武器重大试验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85年,他参与的“原子弹突破与武器化”和“氢弹突破与武器化”两项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6年7月,陈能宽被任命为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次年2月,任国家863-410主题专家组首席科学家。在原国防科工委的领导下,他组织专家作了大量跟踪、调研、动态分析、评估等工作,以及“863”计划有关领域的起草、制订和实施工作,为中国强激光技术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打下了坚实基础。1996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进步奖。1999年9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他和朱光亚、周光召、于敏等23位科学家一起,从江泽民总书记手中接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6年5月27日12时,陈能宽在北京301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4岁。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 的相关文章

蔡伦

      早在西汉(公元前206一公元25年)初就已有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1986年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绘有地图的麻纸,年代为文帝、景帝(公元前179一前141年)之时。1957年西安市灞桥也出土不晚于武帝(公元前14...

李时珍上山采药

    明世宗即位四十几年,尽情享乐,但是他又担心自己一天天衰老下去,有朝一日死掉,快活日子就过不下去。于是,他就千方百计寻找一种长生不老的药方。  公元1556年,朝廷下令各地官吏推荐名医。当时封在武昌的楚王,把正在王府里的医生李时珍荐给太医院。李时珍是蕲州(今湖北蕲春,蕲音qí)...

肖志国:让中华之“光”闪亮

                我们缺少科学家吗?不缺,我们缺少企业家吗?也不缺,我们缺少的是什么?我们缺少的是科学家型的企业家,企业家型的科学家。肖志国就是这样的科学家,也是这样的企业家       在中国,有为数众多的科研院所,有为数众多的科研人员,还有数不胜数的高水平科...

一生追求科学美――记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蒋锡夔

      连续多年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终于在2002年度的评选中产生了。来自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的蒋锡夔院士带领的课题组,经过20年的研究,获得了中国基础科研的这一最高荣誉。   绞尽脑汁做解释   蒋院士他们获奖的项目名称为“物理有机化学前沿领域的两个重要方面--有机分...

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金怡濂

  2003年2月28日,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国家主席江泽民亲手把第三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金怡濂院士。金院士是我国高性能计算研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获此殊荣,不仅是对金怡濂本人半个世纪以来贡献与成绩的极大肯定,更是对整个巨型机战线的最高褒奖。...

田捷:虚拟世界 实塑人生

    华佗再世可免灭顶之灾     1994年,田捷受美国宾州大学的邀请与资助,在该校医学图像处理中心做博士后研究,课题是二维切片的三维转换。该校曾创造了两个第一:研制生产了第一台计算机,在综合院校设置医学院的第一家。田捷说:“正因为这两个第一,使他很早就在思考,理论知识如何实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