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企业家 > 正文内容

“富国润民”的“掌门人”

2012年03月06日
    先后兼并、救活22家亏损国有企业,化解6亿元债务,在民营企业林立的绍兴高高擎起国有企业的大旗,成为中国纺织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这是一种怎样的魄力。

  恪守“以职工为本、为职工尽孝”,旗下1万余名员工无一被推向社会,而是让职工的智慧、理想、情感充分展现并激活,汇聚成一股创新、创业之巨力,这是一种怎样的责任。

  掌管拥有亿万资产的企业,个人只拿有限薪资,年收入在全国1000多家上市公司老总中倒数第三,没有专车,每天步行上班,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赵林中,富润控股集团“掌门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10月30日,当我跨进浙江富润集团,只见办公楼异常简朴安静,会客室没有一把沙发全是翻座板凳,白墙壁上贴着红字口号: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集团总部最漂亮、最豪华的一幢大楼竟然是住着250多位老人的“敬老院”……

  换“药”不换“汤”

  赵林中迄今对第一次接受党组织的重托记忆犹新:“当时,国营诸暨针织厂是个只有200来个工人的弄堂小厂,亏损严重,资不抵债,领导对我说,组织上决定调你去任党支部书记兼厂长,你一定要救活这家企业!”那是1986年,33岁的赵林中时任县委办公室秘书,在常人眼里“官”运亨通的他,就凭组织一句话,离开“官场”进“商场”。如今,他掌舵的富润控股集团20年间资产增值了500多倍,去年创利税1.2亿元。

  “听说你有一个‘兼并大王’的外号?”赵林中答:“是并了20多个厂。”

  从1992年6月到2003年8月,他受诸暨市委、市政府之命,先后6次兼并了21家国有亏损企业和1家外省国有破产企业。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赵林中对所有被兼并企业一律“换药不换汤”,他有何“灵丹妙药”?

  诸暨绢纺厂被兼并之前的厂长姓汤。兼并之初,职工们都认为肯定要从上到下“大换血”,他们戏称兼并是“换汤不换药”。谁料,兼并大会上,赵林中大声地说:“我是换‘药’不换‘汤’,汤厂长继续留任。但这个‘药’必须换,就是转变机制、转变观念、实行现代企业管理!”此言一出,台下掌声雷动。兼并当年,绢纺厂如愿止损,第二年就开始赢利。

  其实,每一次兼并赵林中都要应对复杂矛盾,都要呕心沥血、彻夜难眠。兼并毛纺厂时,光是处理企业职工写来的1000多封来信,他就花去整整三天三夜。当他一次次从市领导手中接过“烫手番薯”,就是因为心中有个信念,共产党人能够搞活搞好国有企业。身边的民营企业越兴旺,他的这个信念就越强烈。

  “企”字头上顶着一个“人”

  赵林中常说,“企”字头上顶着一个“人”,职工就是企业的天。如果失去对人的关心、爱护、尊重,企业便“止”步于脚下。

  赵林中怕伤害被亏损企业职工的心,讲话忌讳“兼并”,只说“合并”。每一次兼并,他首先向被兼并企业的职工送上一份份工作联系单,了解职工意愿,并认真反馈。对于被兼并企业的职工,赵林中先让他们在新的机制上运转起来,使大部分一线工人重新上岗。同时千方百计开出14项就业“套餐”,让职工去选择。这样做的结果,整个企业1.2万余名职工没有一人下岗,人人各得其所,个个安居乐业。

  不久前,诸暨火车站改址西移,旧城改造启动。富润集团旗下的商业企业,有四分之三的店铺被列入动迁范围。赵林中双肩挑起重担:一头是旧城改造,另一头是企业改制。他斩钉截铁地宣布:“这改那改,不能让一个职工下岗,不能让职工收入下降!”听说店铺拆迁有政府补偿款,有些人吵着要“一分了之”,赵林中耐心地解释政策,连续数天热情依旧地对话,中午陪着来访者一起吃快餐,饭后继续谈……夜深了,大家心中的疙瘩解开了。眼下,“双改”进行得规范而有序,职工踊跃参股,搬迁井井有条。

  20年来,“富润”高速发展的每一步都实现了“大改革,小震动”,赵林中的要诀就是:“热问题,冷处理;软着陆,缓转弯”,被经济学界喻为国企脱困的“魔方”。

  人大代表和劳动模范不一样

  1998年,赵林中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他说:“人大代表和劳动模范不一样,不仅是一种光荣,更是神圣的政治责任。我要对自己企业1万多名职工负责,更要对诸暨的百万选民负责。”

  为此,他像经营管理企业一样,建立了履行代表职责的一套机制和办法。为提写议案、建议广泛征集意见,赵林中每年都请诸暨市人大机关发通知、媒体发信息,并把议案、建议的答复及时转给有关单位和个人,体现对人民群众的尊重;他还把议案、建议的答复整理成册,分送给当地党委、政府等领导,供他们在工作中参考。他还建立专门的工作室,认真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不管是“富润”的员工,还是外地的求助、投诉对象,赵林中来信必复已成为一项工作制度。

  赵林中说:“能把大家的意见传递上去,让矛盾和困难得以化解和解决,我这个人大代表就没白当。”在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近10年中,他共提交议案、建议、意见达1000多件,其中议案提交674件,大多涉及“三农”、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关心弱势群体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还两次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

  “浙江十大孝子”和“孝亲敬老之星”

  赵林中的头上还有别的企业家很少拥有的“浙江十大孝子”和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两顶桂冠。

  1993年,母亲因病住院,他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在母亲的病床前摆一张钢丝床,在母亲住院到去世的最后630天中,除了出差,他每晚都陪护在母亲身边。赵林中爱母亲、爱家人,并把这种爱延伸到企业。他更是职工的贴心人。赵林中对职工的爱凝聚了企业发展的坚强基石。

  他费尽心思制订出企业“60条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倾注了对职工的真情关爱。这个“条例”,把职工婚嫁、女工生育、养老病死方方面面的困难问题全部考虑到了。以确保职工冷暖有人问,急事难事有人帮,呼声意见有人听。离退休人员被很多人视为是企业“累赘”,但在赵林中眼里却是“宝”。“富润”目前共有3000多名离退休职工,每年中秋和春节集团党工团组织派人亲手将慰问品送到离退休职工的手中。

  女工蒋夏芬在回家途中遭遇车祸,大年三十不幸去世。赵林中带着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到蒋夏芬家过年。职工吴君患重症急需数10万元的医疗费用,赵林中连夜召开党、政、工、团联席会议,发动员工捐款30万元,把吴君从病魔手中夺了回来。

  对自己很苛刻的老总

  对职工,赵林中很大方。企业一位职工生病,申请1万元补贴,他提笔批了1.5万元;另有一位职工突遇车祸,生命垂危,他闻讯后带上10万元支票赶到医院……

  对自己,赵林中却很苛刻。这些年,企业壮大了,一些职工包括中层干部也有些飘飘然。尤其是企业上市后,大笔资金到账,一股花钱的欲望马上在企业里膨胀起来,有人劝赵林中买一辆奔驰车,这样才像一位上市公司老总。赵林中却宣布取消自家专车,集团原有的轿车全卖掉。现在他外出远则坐火车,近则打的,步行上下班。

  人物名片:赵林中

  1953年11月出生,富润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200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富国润民”的“掌门人”” 的相关文章

华为的危机,萎缩、破产一定会到来吗?--从持续增长战略角度对比华为与思科的差距

    华为是一个低调的公司,但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却很有名,这很大原因在于他的系列文章和讲话,其中有不少广为流传,成了业界的名句。 比如“什么叫成功?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比如“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比如“制定一个好的规则比不断批评...

“听”李东生做自我批评    TCL总裁的种种姿态

  2002年的经济人物没有什么意外,不过还是这些“高处不胜寒”的风云人物,TCL总裁李东生就是其中一个。近来,在中央电视台不同的栏目内看到了他的各种讲话和各种表态,也听到了他又一次坦言自己的失误,这是对外;而对内,李东生在公司内部发表了一次讲话,专门剖析自己的种种失误,后来TCL发生的一些变...

刘永行:我们企业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低成本

    曾有人说,刘永行类似于金庸小说中的郭靖,练的是“降龙十八掌”,他就这么一掌一掌地推过去,最后居然就把怀抱粗的大树给拦腰切断了。   降龙十八掌的掌法并不出奇,甚至可以说是笨拙,关键是看内功。内功是什么?刘永行对本报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中国制造业来说,目前在全球的核心竞...

卅年不改的石油情结 中国石油巨头马富才

    他是外电所称的中国最赚钱公司的老板,他领导的公司创造的财富连续多年荣膺中国之最;他是业界公认的中国最低调的老板,关于他本人的报道在媒体极为罕见;可眼下他却成了最引人注目的老板,前不久发生的重庆特大井喷事故把他推上舆论旋涡。   这位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就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

叶青:为社会留下建筑精品

    叶青是那种乍看上去平淡从容的人,但在他的笑容下面,却让人明显感到一股子蓬蓬勃勃的力量。在全国工商联连任两届的代表中,叶青不可谓不年轻―――只有区区36岁,但在公众的关注圈之外,他掌控的拥有近千名员工的企业已经做的十足的“小”而“健康”。   退出服装业跨向房地产   叶青...

谭树海知识赚钱记

     2002年11月21日晚上,武汉海天集团董事长谭树海正在北京大学上“EMBA”课程,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武汉目前生意最好的某汽配城要拆迁了!”   他二话没说,立刻订飞机票,连夜飞回武汉,并马上动手调整海天“农资大市场”,腾出商铺,将其改造成“海天汽配城”。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