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企业家 > 正文内容

曾宪梓:在爱国这个问题上 我很清醒

2023年07月29日
 

 

金利来集团创办人、香港著名企业家曾宪梓先生,于9月20日16点28分在家乡梅州因病逝世,享年85岁。

 

 

2018年12月18日,曾宪梓先生被国家授予了改革先锋称号,来自中国香港的得奖者还有三位:霍英东、陈冯富珍、王宽诚,澳门是马万祺。

在今天乱港分子肆虐之时,曾宪梓先生作为一位坚定的爱国者,他的去世更令人惋惜感慨。

许多人是通过金利来知道曾宪梓,知道他是“领带大王”,但未必知道曾宪梓一家是“土改”的翻身农民,他本人是上世纪60年代的新中国大学生,去香港闯荡后,《毛选》伴随着他征战商海一辈子。

曾宪梓是回归之前少数几位受到港英当局打击的富豪,舆论界极力放大他的一言一行进行诬蔑,因为他对祖国的热忱和对回归的热切让许多人脸上挂不住。

曾宪梓先生去世消息传出后,“港毒”分子在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对这位85岁老人极尽辱骂之能事,其言论之恶毒,没有丝毫人性可言。

 

商界传奇

 

香港人以“狮子山精神”为豪,而曾宪梓正是这种拼搏精神的真正代表,曾宪梓是一点一滴将事业做大的实业家。

曾宪梓1934年2月2日生于广东梅县扶大区珊全村。祖上都在南洋谋生,做小买卖,赚钱后回乡建祖屋。其父曾荣发在泰国有两家百货店,曾宪梓4岁时,曾荣发去世,年仅35岁。

泰国店面盘给了曾宪梓叔父,曾宪梓母亲曾蓝氏在梅县分到家产是一头水牛,除了耕地,她还要挑盐到江西售卖,全家日子异常艰苦。

1945年,曾宪梓哥哥曾宪慨跟着叔父去泰国经商,11岁的曾宪梓辍学务农,帮母亲种地。

1949年梅州解放,广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珊全村来了工作队,干部们都住在村民家里,曾宪梓家里也一样。一位来自兴宁县的干部看到曾宪梓每天放牛种地回来还在读书,觉得他失学颇为可惜。

在土改工作队安排下,曾宪梓得到了每月三元助学金,重回学校――水白中学,他的妻子黄丽群是他的初中同桌。

曾宪梓之后考入了重点中学――东山中学,临近高考前,黄丽群得了肺病(当时是九死一生的病),为了让女友放心,曾宪梓连夜从学校徒步跑到黄家求婚,高考前拜堂成亲。

曾宪梓填的志愿是清华和北大,全部失利,被老师批评是恋爱影响了学习。复读一年,考上中山大学生物系,1961年他被分配到中科院广州分院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工作。

有了工资也有了宿舍,他把母亲和妻儿接到广州居住,正常的话,他的人生轨迹将是成为一名知识分子。

但就是叔父分家产那件事,改变了他人生轨迹。

曾宪慨认为叔父不但侵占了父亲的两家百货店,并在回国时从孤儿寡母手中骗回借条。这样,他在泰国跟叔父越闹越大,并不断写信要求曾宪梓带着母亲到泰国打官司,帮家里夺回遗产。

1963年曾宪梓向单位提出出国申请,5月31日29岁的他前往香港。

当时中泰还未建交,曾宪梓必须在香港住满一年,经过亲戚担保,拿到香港护照才能入境泰国。

正是这一年左右时间,曾宪梓接触到了领带行业,因为在泰国经营领带生意的曾宪慨要他帮忙从香港采购领带。曾宪梓很快就了解了领带的制作流程和营销环节。

1964年曾宪梓抵达泰国,当着前来平事的家族长辈们告诉叔父,他不会介入此事,两家人也不要再争斗不休,他一分不取。在场的长辈,叔父叔母极为震惊,夸曾宪梓是新中国教育出来的人,真的不一样。

曾宪慨则留弟弟留在泰国帮忙打理小厂事务,当时泰国大学生很少,要请的话也很贵。1966年曾宪梓妻儿申请出国,也来到了泰国。这样,曾宪梓帮哥哥管理领带加工厂,黄丽群帮兄长家照料家务。

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顺利,时间一长,兄弟在管理工厂方面出现了矛盾,1967年一家人包括母亲在内,都被兄嫂赶了出来。

曾宪梓卖掉了手表、收音机,到处打零工维持生计,1968年再想从海外回国工作几乎不可能。

这时,他的叔父派人找到他来家里坐坐,并给了他五千元,曾宪梓夫妇拒收,无论叔母怎么劝都不要,叔父只好派车送他回到贫民窟。

曾氏长辈听说此事,都觉得曾家这位后生仔了不起,有骨气,建议他叔父用另一种方式帮他。

不久,叔父将六十打领带给他加工,完工后付给曾宪梓报酬一万元(港币),曾宪梓只按市面加工费收了九百元,再怎么劝也不要多余的。

由于泰国话不懂、孩子入学、生计困难等原因,促使曾宪梓决定离开泰国,到香港找机会。

1968年春节,曾宪梓一人先到香港,住在一位远房姑姑家。不久,他的母亲、妻子和三个孩子也到了香港,六口人要吃饭,曾宪梓必须尽快找到工作。但他的毕业文凭在香港并不管用,很难找到正经工作。

这时,他的叔父汇来一万元港币,收款人写曾蓝氏,并另写一封信,写明是给大嫂的安家费,不得退回。

这一万港币解决了六口人生计问题――二千元给了远房姑姑,二千元租下油麻地平安大厦一块小地方当作坊,六千元为启动资金买来熨斗、剪刀、尺子、缝纫机做领带。

做出领带,他就挑着篮子到尖沙咀沿街售卖,一打赚10元,全家一天生活费最少50元,不卖出五打,这一天就难办了。

两年不到,他的“土货”领带就打开了香港市场,但小作坊投资扩建几乎不可能,当时银行不会货款给他。在事业关键期,他的叔父再汇三万元给他当周转金。

厂子扩大后,他用从泰国引进泰丝当领带面料,1969年永安等超级百货公司接受了他的领带。如果撕掉所有商标,行家们无法分清哪条是“土货”,哪条是欧洲货,金利来在质量上已经可以跟欧洲产品竞争。

他的牌子原叫“金狮”,由于跟“�钍洹毙骋簦�赌马、赌彩票的人都不会喜欢。1969年由于香港供水紧张(四天一次),曾宪梓到朋友家蹭澡,才从打牌人嘴里知道这事,于是,改名为“金利来”,广告语:祝君行好运,金利一起来。

一年多就赚回了三万元,1971年他坐飞机到泰国,将三万元还给叔父,1972年把厂子移到荃湾工厂大厦……这时,他的年销售额已达到一百多万港币(相当于现在一千多万)。

《毛选》是他商战的指导思想,看准机会和利用机会“敌退我进、敌疲我打”。

曾宪梓事业有成之后,每年平均以收入10%左右捐资支持国家教育、科技、体育、航天等公益慈善事业,尤其是对家乡梅县的报恩和支持。他还曾经托人寻找那位来自兴宁的土改干部,但没有如愿。

香港回归前,曾宪梓完全站在祖国立场上,为中国利益发声,1995年1月,他接受媒体专访时说过:

“处理商业风险,知识很重要,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直到现在我还在看,从中我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香港某些人)说做我的儿子很累,因为我要求他们从小要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由于港英当局排挤,金利来股票跌了很多,损失很大,但这不算什么。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事,在爱国这个问题上我很清醒,我坚持我的观点。”

商战,可以投机,可以耍手腕,但曾宪梓从不会在爱国立场上搞投机、耍手腕。从他一生历程来看,曾宪梓的确是一位以诚待人、以诚报国、以诚爱乡的人。

愿曾先生一路走好!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曾宪梓:在爱国这个问题上 我很清醒” 的相关文章

欧美之旅

                        &nb...

刘永行

  3月18日出版的《福布斯》杂志“全球版”将2001年被评为中国大陆首富的刘永行作为封面人物。“在中国,仅靠才能和胆略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而刘氏兄弟正在改变这种现状。”这是该杂志在那篇题为《第一步饲料,第二步炼铝》的文章在引言中对刘永行兄弟的概括  中国民营企业家能够出现在《福布斯》杂志封面...

华为的危机,萎缩、破产一定会到来吗?--从持续增长战略角度对比华为与思科的差距

    华为是一个低调的公司,但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却很有名,这很大原因在于他的系列文章和讲话,其中有不少广为流传,成了业界的名句。 比如“什么叫成功?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比如“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比如“制定一个好的规则比不断批评...

“听”李东生做自我批评    TCL总裁的种种姿态

  2002年的经济人物没有什么意外,不过还是这些“高处不胜寒”的风云人物,TCL总裁李东生就是其中一个。近来,在中央电视台不同的栏目内看到了他的各种讲话和各种表态,也听到了他又一次坦言自己的失误,这是对外;而对内,李东生在公司内部发表了一次讲话,专门剖析自己的种种失误,后来TCL发生的一些变...

卅年不改的石油情结 中国石油巨头马富才

    他是外电所称的中国最赚钱公司的老板,他领导的公司创造的财富连续多年荣膺中国之最;他是业界公认的中国最低调的老板,关于他本人的报道在媒体极为罕见;可眼下他却成了最引人注目的老板,前不久发生的重庆特大井喷事故把他推上舆论旋涡。   这位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就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

刘永好万元户之梦:激情是我最大的本钱

      刘永好,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21年间,他以准确的产业抉择赢得了亿万财富。2002年,在他当选“中国十大民营企业家”的时候,评委赠与了他这样的评语:在内地民营企业家的一轮又一轮大浪淘沙中,刘永好以其谦逊姿态、平常心态,一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