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模范 > 正文内容

庄心丹:设计“天路”的上海奉贤人

2021年08月16日
 

曾经,是他们舍生忘死,用小米步枪,撑起民族脊梁;如今,还是他们,保卫家园,用钢铁意志,守护岁月静好。他们,是军人。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我们选摘《光荣啊!铁道兵》一书中的精彩片段,以致敬意。

铁道兵部队是有着辉煌历史的兵种,也是特殊的兵种,需要平战结合:平时要以抢修的姿态完成各项任务,以便为战时抢修积累经验和储备能力。几十年来,铁道兵战士发扬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光荣传统,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栉风沐雨,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铁军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各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铁道兵第10师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海防守卫、农垦建设及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黎湛、鹰厦、成昆、襄渝、青藏、南疆等数十条铁路干线和支线。还参加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和我国青海原子弹、氢弹研究制造基地的铁路专用线建设,为“两弹一星”作出了贡献,四次被共和国选中单独修造青藏铁路。

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著名歌唱家韩红献唱的《天路》,是对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最好的诠释。但谁能知晓,这条“天路”的总体设计师――青藏铁路的首任总体设计师,竟是一位出身于江南水乡的上海奉贤人。

 

 

庄心丹

 

庄心丹,1915年生,出身庄行镇一个士绅家庭,解放前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庄心丹缘何被选为新中国青藏铁路第一任总体设计师?作家徐剑在《中国青藏铁路全景实录》一书中记叙了任命过程。

1957年初夏,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简称铁一院)接到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初测任务,派谁担任最为关键的线路总体设计师?当时的院长绞尽脑汁,将麾下的技术人才一个个过了“电影”,身体强健的技术人员,虽然适宜高寒缺氧地区野外艰苦工作,但无奈太嫩……后来,庄心丹的形象突然闪现在院长的脑海。这位操着一口吴侬软语、身体�l小的副总工程师,可堪担此大任!此时,庄心丹正在兰新线当总体设计师。院长果断决策,一个电令,把远在新疆阿拉山口的庄心丹召回。

庄历是庄心丹长子,庄历说起父亲,常用“谦卑”二字来形容,做人处世很是低调。唯独那一次,老人的自信让他印象深刻。“父亲2001年在接受一家电视台拍摄采访时,对1957年被任命青藏铁路第一任总体设计师的原因时,说了八个字:‘他们不行,非得我去!’”

这似“高调”的背后,是他深知,这一纸任命的分量有多重!也是他当年出征前临危受命、勇担大任、风萧萧兮壮士此去不复还的内心剖白。没有金刚钻,怎揽瓷器活!1937年从之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庄心丹先后参与滇缅铁路以及云南、四川、上海龙华等机场建设,解放后更在宝成线、包兰线、兰新线等西北重要铁路建设中担当繁重的技术工作。这20年的磨炼,成为他出任青藏铁路第一任总体设计师最大的“资本”和底气。

1957年到1961年,庄心丹担任青藏铁路总体设计师。他率领一个13人的勘测小组,翻山越岭,卧冰斗雪,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极其艰难和危险中,完成了对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初测和定测。“青藏高原四千三,羊啼马啸鸟飞难……”这首题为《青藏铁路踏勘记事》的旧体诗,是庄心丹1960年9月写的。

自然条件的恶劣只是一方面,更危险的还是当时沿途不断出现的叛乱分子。为了保护勘测小组,有关部门派了两个排的解放军战士贴身警卫,路上几次与叛匪发生枪战。技术人员也是一人一匹马、一杆枪,既是测量员,又当战斗员。有一天收工,庄心丹让大家先回宿营地,自己留下来扫尾。等他回去时,天色已暗,他把枪裹在雨衣里,远远看去像是叛匪的探子,结果差点倒在自己人的枪下。

庄心丹在世界屋脊上的勘探之艰险,实为外人所难以想象。“庄先生第一次上青藏时的条件很艰苦,没有仪器,所谓的踏勘全靠双耳听,双眼看,双脚走。”300页、数十万字的初测报告,全是庄心丹亲笔写出来的。报告非常完整,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据可查,记录细致。如全线需架设的长度15米以上的桥梁全都归纳在一个统计表里,每座桥在什么里程,用什么结构,设几个孔洞,一一标注……

庄心丹在海南岛修铁路时见识了遍布海滩的红树林,他被在如此艰险环境中生存的植物强大的生命力所折服。庄心丹的次子庄耀说:“父亲他曾经给我们讲述过那种外表十分平常而内涵极其丰富的特殊植物。后来,当我们有机会看到那些其貌不扬的植物时竟完全被它的高贵品格深深打动,而促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是海岸滩涂地带的严酷生态环境。这时,我们总会想到父亲,这样一位平常普通的小人物的胸腔里包裹着的强大的心脏,正是拥有了‘红树林’的品格。”庄耀说。

第一次勘测虽然高质量地完成,但囿于当时国家财力匮乏、局势不稳,无疾而终。“文革”中,庄心丹受到冲击,在资料库里为自己的青藏铁路生涯画上句号。但历史是最好的见证人。正是庄心丹的一片丹心,在堪称“天路”的青藏高原首次踏勘设计,才确定了青藏铁路进藏和进拉萨的路线方案,以及保护冻土的设计原则。其中,保护冻土的设计原则,成了青藏铁路的最高设计原则之一,为青藏铁路此后的顺利开通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庄心丹:设计“天路”的上海奉贤人” 的相关文章

郎平自传

  失踪的球袜   1998年11月1日我们从东京直飞鹿儿岛。   鹿儿岛在日本的西部,是个小岛。我们下榻的旅馆正对面是个“活火山”,可紧挨着山脚却住着很多的人家。我奇怪,这些人家为什么不搬走?日本的陪同人员告诉我,因为这些住户喜欢、留恋这儿独特的风景,就是不愿离开,一旦有预报再走也不晚。   ...

“为中国人吐气”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詹天佑(186l一1919年),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詹县(今江西委源),因祖辈经销茶叶,迁居广东。他于1861年4月26日出生在广东南海县,1919年4月24日病逝于湖北汉口。   詹天佑从小就聪颖好学。1872年,他作为中国首批官费留学生赴美国留学时,年仅12岁。在美国留学期间...

李昌平:朱总理,我有话对您说

      农民啊我的父母    为哺育我长大付出多少辛苦!    出风入雨不知春秋    披星戴月不避寒暑    农民啊我的亲人    不知怎样才能表达我一颗赤子之心    第一次见到李昌平,他...

自信自立是成功之门的钥匙

    有一次见到张海迪,我问她:你认为促使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张海迪说:是我的自立精神。她说:我坚信我能够战胜困难,我坚信我能够取得成功,我不想成为一个社会的累赘,我相信我能够自立,所以我就矢志不渝地去努力奋斗,成功就接踵而至了。   张海迪高位截瘫,一生从来也没...

许银川:挑战永无终结

  获得中视股份杯年度总决赛冠军的许银川!在千年之初为自己开了个好头。于是我们也决定乘这个机会采访一下许银川。   背后的无奈“再过几天就是新年了。这个冠军可是送给你父母最好的礼物啦!”我 笑着向许银川祝贺道。   可是许银川并不十分高兴,他告 诉我今年不一定能回家和父母及小妹 过一个团...

兵器制造家丁拱辰

  丁拱辰(1800-1875),又名君珍,字淑原,号星南,回族,福建晋江县(今泉州)陈棣镇岸兜村人。清代兵器制造家。   丁拱辰是元代著名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他出身商人家庭,生活清贫,但他刻苦读书,学习兵法、天文历算、地理。17岁时,随父亲去浙东经商,业余时间博览群书,常“静夜仰观星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