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精神 > 和谐与发展 > 正文内容

垃圾回收呼唤法制

2004年01月15日
    专家说,垃圾实观资源利用,技术上已不是什么难题,难的是垃圾分类回收本身也是一种行为和习惯,同时又是―个经济体系。在经济因素尚不能成为拉动人们自觉行动的今天,在垃圾回收产业具有采集成本高而微利的情况下,垃圾分类回收要实现良性运作须要政府的直接参与,法制建立更必不可少。

  进入90年代以来,欧盟各国一直为推行“零污染”的经济计划而努力,一整套的法律约束使垃圾的生成趋向于“零”。德国从1996年10月开始实施了循环经济和“垃汲法”,并出台了―系列条规、法例,旨在使德国从一个“丢弃社会”变成一个“无垃圾社会”。奥地利制定的法规,要求到2000前年废物回收利用率达到80%。法国法律规定要回收75%的包装物,只有那些不能再处理的废物才允许填埋。

  欧盟国家除了在宏观经济指标上对垃圾的处理有“限定”,在回收、生产、再利用的每个环节上也都有各种各样条规“支撑”。一些国家采取垃圾付费的办法,家庭和社会生成的垃圾越多,付费越高。家庭垃圾分类实行强制措施,不履行义务予以罚款;对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及再生利用的企业,许多国家给予税利、贷款、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保证这些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蓬勃生命力;一些国家还为再生用品的利用创造市场。如克林顿政府规定,政府用纸的60%必须是再生纸。类似的做法还可见于一些国家对玻璃制品、塑料制品、各种金厚制品等等。

  良性的市场循环机制,保证了一些国家垃圾公害的减少。美国垃汲回收已达到30%,日本实现了40%。许多国家还为垃圾的加大回收利用制定了时间进程表。垃圾处理创造了巨垃圾处理创造了巨大财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每年就可创造10亿美元的财富。

  欧盟各国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中国正处于“垃圾革命”的兴起阶段,垃圾处理还基本处于分类回收的试验和个种的突破阶段。

  垃圾分类处理要实现整体推进,呼唤政府参与,呼唤法制建设。我国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垃圾分类已有了一些初步的规定。有关部门正在根据民间组织的提案研究制定《垃汲法》。

  然而仅此是不够的,要建立生活垃圾回收体系,还需建立―系列部门性和地方性的具体法规。在已有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海洋保护法》、《水法》、《草原法》等环保法规体系增加垃汲处理条款。地方政府根据国际已有的经验最有“出彩文章”可做,在制定经济政策和地方条规上可先行一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垃圾治理经验。

  中国曾有垃圾回收利用处理的优良传统。中国人有勤劳俭朴的文明习惯。中国完全有理由在垃圾回收利用上走在世界前列。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返回列表

没有更早的文章了...

下一篇:站在失败者这一边

“垃圾回收呼唤法制” 的相关文章

社会规范的四项自然原则

      对人际关系的规范是社会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规范的手段不外于法律、伦理习俗和道德三种。不规范即无秩序,无秩序的社会使人们的身心疲惫不堪,处于强内耗状态之中。长期的或激烈的失范,还会导致社会的解体甚至毁灭。不合理的社会规范必然蕴含、激化冲突,文明的进...

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反对的声音

      一个国家,如果只有一种声音会怎样?那就没有对与错之分,没有大与小之分,没有好与坏之分。所以,你可以说这种声音是对的,是好的。因为我们缺乏判断的参照系。    一个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很微弱,但它可以衬托出某一种声音的强大;不...

道德社会何以可能?

    新买《读书》1995年第8期,闲时翻阅,读到王蒙先生讲述的第二手经验故事:  我听一些部队的同志这样说过:一打仗思想问题都解决了,而且表现会相当好,相当英勇!炸弹来了,可以扑到别人身上牺牲自己保护同志。但仗一打完,一休整,矛盾又出来了为什么给他提...

有感于中国富人被查税

      朱�F基一句“富人为什么可以不交税”,弄得中国的有钱人惶惶不安。中国富人们的纳税问题,成了关注的焦点。这是一件好事。偷漏个人所得税的问题早就该查了,如果做得好,既可长国库的钱袋,又能长政府的威信,既可缓和贫富差距引起的不满,又能让平头百姓增加信心...

大自然对中华民族的严峻挑战

仅仅在最近的几十年之内,人们才认识到大自然对中华民族的挑战有多么严峻。我们的列祖列宗经历的艰难困苦是多么沉重。中华民族生息的这一片土地,由于印度板块的楔入导致青藏高原隆起,这对于中华民族基本生存条件的影响有多么强烈。母亲河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馈赠有多么丰厚,同时对中华民族的考验有多么严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