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精神 > 和谐与发展 > 正文内容

团队最佳规模

2007年04月18日
    在体育界,各个运动队上场的队员数量都很明确:一支篮球队需要5个人,棒球队9个人,足球队11个人。但在工作场所,随着团队合作在不断扩大且复杂化的组织中日益普遍,要确定每支团队的最佳人数则是无章可循。

  早在1861年,法国农业工程师马克西米利安•林格尔曼就发现拉绳子的人越多,尽管总体拉力增加,但每个成员施加的平均拉力减小,这与团队合作时成员更卖力的传统理论相悖。林格尔曼将其归因于当时所谓的“社会惰性”,即一个群体或团队往往会隐藏缺少个人努力的现象。

  究竟多少人组成的团队才能实现最高的整体效率?有人认为,4~6人才能实现最高的团队效率,那每个团队若是有5~6人,又会如何?大型团队是不是因为具有“社会惰性”且缺乏协作而土崩瓦解?

  团队首要不考虑规模

  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缪勒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是团队规模,但她认为,在组建一支有效团队时,规模并不一定是首先要考虑的事。

  缪勒说:“第一,搞清楚团队即将承担何种任务很重要。对此问题的回复将提示你想聘用什么样的员工以及寻求何种类型的技能,其中有一项就是所需的协调程度。相互协调依赖很重要,它是你衡量人际关系是否融洽的标准之一。如果是销售团队,那只有在最后才能实现真正的协调。因为它全是单个个体的行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相互依赖。”

  “第二,要考虑团队将如何构成?人们在行动中需要运用哪些技能?这包括从工作方式到个人风格到知识基础等,要确保这一切与任务相适合。”如果是盖房子,你需要的是泥瓦匠,而要编写软件,则必须选择软件工程师。

  “第三,你才需要考虑团队规模。”

  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克莱因认为,对于团队而言,人数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们是2个成员,那是一个团队还是二元对等体?若是3个人,你会有机会进行权力斗争,比如二对一的角力。”

  有些观点认为3人团队与2人团队截然不同,还有人认为偶数团队和奇数团队也有差异。事实上,当你们的团队达到8或9人以上时,你会发现它臃肿麻烦,派系丛生。

  缪勒说:“在规模大于5个人后,就会显露出‘社会惰性’,人们在团队中的拉力发生收益递减,除非承担强制性任务。有人开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数字6刚好

  虽然对最佳团队规模的研究还没有明确结论,但是它应该是在5~12个人之间,也有人说5~9个人最妥当,而且最佳团队规模的数字为6才是刚刚好。

  沃顿商学院领导力研究项目主任伊万•维滕贝格强调说,“团队规模并不一定是人们立即考虑的问题,但它确实很重要。在职场,人们一直强调一个团队内5~6个人是最适当的,因为这个数字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维滕贝格补充说,卓越的团队不仅仅取决于最佳规模。比如,沃顿为每个团队分配了5~6个MBA学生。“我们不仅仅是分配那些人。我们必须确认他们都可以有效工作。”沃顿商学院将所有800名学生带到纽约州北部的森林中露营,开展团队学习计划,用2天时间组建团队和建立彼此的信赖,而6个人的团队表现得更有效率一些。

  缪勒的研究似乎也证实了维滕贝格的观点,“如果你打扫体育场,那就没有限制;30个人打扫的速度总比5个人快。但如果公司处理的是协调任务和激励事宜,那么6个人刚合适。”在她的研究中发现,组织规模超过5个人后,每个人都开始寻找组建自己的小圈子,5人或5人以上的组织里更难管理。而为了应付日益复杂的工作,缪勒将最佳团队规模的数字定义为上限6。

  由于有研究显示经理人往往会使团队出现冗员,那么理解团队越大个人表现越差的原因,可能会成为实施成功管理策略的关键所在。此外,个人绩效缺失与其说与协作行为有关,不如说与个体间彼此建立良好友谊来提升个人绩效有密切关系。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团队最佳规模” 的相关文章

理大于公,公大于私――谈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

      一个人在主观上想着为国家作贡献,并且也表现出这种贡献来了,这种行为就是为公。做了贡献,当然也就要有回报。一般地这个回报大小相当于贡献的大小。(当然回报并不都是物质上的,很大的贡献是不好都用物质来回报的,精神上的回报是主要的)    输入...

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反对的声音

      一个国家,如果只有一种声音会怎样?那就没有对与错之分,没有大与小之分,没有好与坏之分。所以,你可以说这种声音是对的,是好的。因为我们缺乏判断的参照系。    一个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很微弱,但它可以衬托出某一种声音的强大;不...

垃圾回收呼唤法制

    专家说,垃圾实观资源利用,技术上已不是什么难题,难的是垃圾分类回收本身也是一种行为和习惯,同时又是―个经济体系。在经济因素尚不能成为拉动人们自觉行动的今天,在垃圾回收产业具有采集成本高而微利的情况下,垃圾分类回收要实现良性运作须要政府的直接参与,法制建立更必不可少。   进入9...

道德银行:道德发展的制度安排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稳定发展,中国人的私人生活越来越富足,公共环境也越来越改善,但是人们发现,社会的道德水平在急剧下降:当人民币散落一地的时候,往往发生哄抢现象;当老人和孩子上公共汽车的时候,没有人为他们让座,而这些座位的名字是老弱病残专座;当歹徒行凶的时候,没有人上去制止。在学校里,老...

大自然对中华民族的严峻挑战

仅仅在最近的几十年之内,人们才认识到大自然对中华民族的挑战有多么严峻。我们的列祖列宗经历的艰难困苦是多么沉重。中华民族生息的这一片土地,由于印度板块的楔入导致青藏高原隆起,这对于中华民族基本生存条件的影响有多么强烈。母亲河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馈赠有多么丰厚,同时对中华民族的考验有多么严峻。 ...

荒漠化将有埋葬人类文明的危险

  如果用历史的观点来评价“人类走过大地,足迹留下沙漠”和“耕作自发地进行,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这两句警言,一点也不过分。从历史长河看,事实就是如此。正因为这样,大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使地球像患“溃疡症”那样长期难以治愈,几乎快要到病入高肓的程度。人类如果仍不改变一味凉夺地球的生存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