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华民族人格的缔造者
1.心性学说:孟子确信,人具有一种先验的善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认为:人性向善,如同水往低处流。水永远流向低处,人性永远向善。
2.“仁政”思想:孟子认为,只有推行“仁政”,才能天下无敌。
3.强势人格:《孟子》主张强势人格,这一点非常突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一书真正的魅力在于它所倡导的强势人格,它是中华民族人格的缔造者。
《孟子》塑造的强势人格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自强不息。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就是高调做事。就像扬帆出海,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只有强势人格才可具备强势的能力。
◆第二层次:坚守本心。在孟子看来,低调做人,返璞归真,大智若愚,才是真正的强势人格。
社会从来都以它的强势引领着人们,只有用超常的性情和意志去抗拒世俗社会的复杂和丑陋的诱惑,坚守善良的本性,才能保持人的善性。而这,就需要“仁”和“智”,二者之结合,才能达其极境,即“圣”。孟子曰:“仁且智,夫子既圣矣。”这种智慧,就是做人的智慧。
所以,强势人格绝不是盛气凌人,相反,强势人格需要的是低调做人。
◆第三层次:包容化育。包容化育是《孟子》强势人格的最高层次。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这就是说,具有强势人格的人能够感召众人,能够圆融外界的纷争、污染。
这一层次,你不再感觉自己在用内心的定力去抗拒外界的诱惑,而是对外在世界的理解和包容。
就强势人格而言,自强不息是强调一种精神,但是,这种精神必须能够对抗外在的干扰和诱惑,必须坚守善良的本心。无论强调自强不息,还是坚守本心,都是一种人为的努力,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人为,而是包容化育。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能达到真正的强势人格。
所以,孟子以强势人格为核心的处世态度就是,先强势人格,再强势能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势不等于恃强凌弱,而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善良不等于天真可欺,而是一种超脱的境界和实力,以及具备这种实力后的泰然。
建立自我的同时追求无我,展现一种生活的态度,人生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强势人格。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