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品格 > 人格 > 正文内容

“士”的精神,是中华文明的脊梁

2019年09月12日
 

 

“士”的精神,是中华文明的脊梁,召忽名气虽然不大,但也是其中一位。

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国君之位失败之后,只好暂时退回到鲁国从长计议,过了没多久,鲁国就发兵来攻打齐国,要替公子纠夺回王位。但是,这场战斗齐国胜了。鲍叔牙乘胜追击,还给鲁国写了一封软硬兼施的信:

就是说公子纠是我们的兄弟,不忍心杀他,请鲁国把他杀了吧。召忽、管仲是我们的仇人,请把他们交给齐国,我们要把他们千刀万剐。要不然,齐国就要发兵攻打鲁国。鲁国一寻思,小白已经登上齐国国君的位置,根据常理判断,没有短时间内推翻他的可能。何必为了一个落难公子而害得自己国家被围困呢?于是就把公子纠杀了。

在春秋战国那个自由的年代,有一批绝对可歌可泣的英雄。他们身怀绝技,但是行事低调;他们身份一般,却胸怀天下;他们狂傲自负,却一诺千金;他们适应着纷乱的现实,却守卫着心中的道义;他们为报答知己的知遇之恩,甘愿献上性命一这一批人,被称作士。

士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文明的脊梁。我们的古代文明几千年不断绝,就是因为在各种危难关头都还有这些士存在。

士和大夫还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大夫有官职、有食邑,也就是有固定资产;而士则没有食邑,没有固定资产。由于他们没有这些资产的牵绊,反倒获得了身份的自由。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大夫很大程度上可以算得上是“体制内的知识分子”,而士更多算是“独立的知识分子”。

所以大夫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都是自己食邑的所在地――自己的国家;而士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则是整个天下。所以士更为自由,士和雇主之间有点类似契约关系。当然,这只是一种粗略的划分,士和大夫之间的界限并不严格清晰。

士大量出现在春秋战国,许多人物都是响当当的,大名如雷贯耳。召忽可能名气并不大,但他绝对算得上其中的一号!他追随公子纠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看到公子纠被杀,自己便不愿苟活下去,就引颈自杀了。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士”的精神,是中华文明的脊梁” 的相关文章

勤奋

    一个不勤奋或不够勤奋的民族,不仅难以发展,而且不可能发达起来。只有非常勤奋的民族,才能较好地发展及保持长久的繁荣。在民族发达的时候,仍然需要勤奋,因为一松懈就可能立刻落后。在民族落后的时期,更需要勤奋。如果落后而不勤奋,民族就不可能发达起来。  发达民族的成功主要是靠勤奋的民族...

务实

      一个民族要想发达起来,必须扎扎实实地发展,由不得半点虚假。一个缺乏务实精神的民族,不仅难以发展,而且不可能发达。一个功底不实的人,不仅难以发展,而且很容易失败。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我们民族几乎一直生活在模糊、虚幻的空气里。医学没...

团结

      未来的竞争是全世界的竞争,仅仅战胜团体内的同事是远远不够的。哪个民族比较团结,哪个民族就能够较好发展,反之,就难以发展。历史是全球化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应把眼光着眼于长远利益,着眼于全世界,而不能仅仅是一个小团体而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

尽量做好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个尽到了责任的领导才是好领导,即所谓“君君”;一个尽到了责任的部下才是好部下,即所谓“臣臣”;一个尽到了责任的父亲才是好父亲,即所谓“父父”;一个尽到了责任的儿子才是好儿子,即所谓“子子”。只要天下人都如此,就可建立美好的社会。  据有关...

放松

      大多数成功人士都善于放松心身。发达民族都是善于放松的民族。一个不善于放松心身的人,不仅难以成才、发展,而且难以健康长寿及快乐生活。一个不善于放松的民族,不仅难以发展,而且不可能发达。只要善于放松心身,即使工作繁忙、学习紧张,也不会影响健康长寿...

忏悔,还是不忏悔?

      忏悔,还是不忏悔?这是一个问题。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历史上的每一个民族,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些不光彩的记录。因为,人类历史是一部文明历史的同时,也可以解读成一部苦难史。但是问题在于:究竟有多少民族、多少人能够有勇气去面对自己不光彩的过去。&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