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意志 > 磨炼意志 > 正文内容

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2004年03月02日
 

   为了使二十一世纪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种种挑战,我国不失时机的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在人的全面、综合的素质中,心理素质乃是至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家长自孩子的幼年即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认知状态和认知品质。感受新知识、新现象,并不断将之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是未来人的一种新理念、新生活方式。它可使人们与人类文明保持同步,这也是未来人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不失时机地让其掌握探究新知识的方法,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各种感受。

  二、培养孩子合作的社会性心理品质。孩子面对的人际环境中有家庭关系、友情关系、同伴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家长要在孩子处理这些关系过程中加强与父母、老师、同伴的合作,使孩子形成合作意识,掌握合作技巧,并以此获得人际关系支持和相应的人际地位。

  三、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情绪品质。家长要让孩子善于表达、宣泄、体察、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以适应各种活动情绪的需要。在学习、游戏、生活等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情绪品质。

  四、指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正确、积极的自我观念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反之则会出现偏激行为,对年幼孩子来说,家长既要让他们有“重要的自我”意识,也要有“重要的他人”观念,力图使他们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走出“自我中心”,学会关注周围的生活中的“他人”。

  五、锻炼孩子的意志,当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让他们勇敢、顽强地面对各种困境。对于幼小的孩子,可以交给他一件力所能及的任务,并要求他持之以恒地去完成。

  六、让孩子学会建构多元的性格特质。外向性和内向性性格都有其消极的方面,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应当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性格表现方式。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多元的性格特质,帮助其克服自身性格方面的缺陷,以使其在不同情境下能作出适当的反应。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的相关文章

挫折是意志力的“运动场”

    如将幸福、欢乐比做太阳。那么,不幸、失败、挫折就可以比做月亮。人不能只企求永远在阳光下生活,在生活中从没有失败和挫折是不现实的。  人生一世,挫折、失败,乃到天灾人祸的打击任何人都可遇到。例如,我们想申请去外国某所大学求学,但各种努力都告失败;想进一所名牌大学,但没有考上...

如何进行心理上的自我锻炼?

     人体中任何东西都和心理发生联系。心理因素能有效渗透到人体各个微妙之处。四通八达的脑内联系加之人脑积蓄的大量过剩的情感能量,在整个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人体内最强大的感官。该感官的潜在能力有时表现为心灵联系的奇迹,有时表现为疾病。暗示和自我暗示的解剖生理基本机理大体上已很清楚,她完全是物质...

“挫折教育”与“幸福品质”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    西方有...

学会坚强――读《牛虻》有感

    牛虻(亚瑟・勃尔顿)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他在革命斗争中学会了坚强,并支撑了他的事业。   《牛虻》以主人公坎坷的一生为主线,大笔勾勒和细致描绘了牛虻饱受压抑和摧残后,背叛了他曾笃信的上帝,投入了火热的革命斗争,锤炼成一个为统一和独立的意大利而忘我战斗的革命者。作者(伏尼契)以出色...

让孩子学会坚强

    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的白衣战士选择了坚强,科技人员选择了坚强,新闻记者选择了坚强,司乘人员选择了坚强,更多更多的人选择了坚强……我们的一些孩子也学会了坚强。   北大附小六年级学生麻文天的妈妈被确诊为“非典”患者住进医院,爸爸也隔离在另一家医院。而天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