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内容

也谈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

2004年01月14日
  

  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而不是产生于中国?
  今天不少人往往将此归结为的“实证主义”,甚至干脆归结于“唯物主义”。
  往往把实验验证理论的方法,
  作为十七世纪和十九世纪中叶,科学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开始出现的标志。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当我们论述科学精神时,经常被提到的一个例子就是,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
  这个试验以事实证明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
  “自由落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理论,
  由于“与事实不符”,而被“科学”地推翻了。
  在这里,“与事实不符”这一实证主义或唯物主义的批判利器,
  被我们强行塞入了科学精神之中――它对科学的作用至少是被明显地夸大了。
  由于这个原因,使我们严重忽视了科学理论产生过程中“抽象思维”的作用,
  或者是严重忽视了从概念到概念的“形而上学”的作用。

  我们不应该忘记,欧洲文艺复兴和现代科学的起源,
  是来自于古希腊哲学,是来自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唯心主义鼻祖。
  他们的理论完全是建立在“重量”、“力”、“距离”、“时间”、“速度”
  这些严谨而有抽象的概念基础上的。
  伽利略的试验,只不过是打破这些旧理论,建立新理论的一个中间环节。
  牛顿力学的建立才应该被看成现代科学理论的开端。
  今天我们也许根本不会注意到,
  牛顿力学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之间,究竟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就是,他们的理论都是建立在高度抽象的思维基础之上。

  如果滥用“与事实不符”的批判武器,连牛顿第一定律恐怕都难逃厄运。
  “当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现实中存在不受外力的物体吗?存在静止吗?
  存在匀速直线运动吗?
  ――这一切恐怕都是只存在于人们观念之中的,唯心主义主义的产物。
  如果滥用“与事实不符”的批判武器,甚至不能避免犯亚里士多德那样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也是与他用铁球和羽毛做实验得出的“事实”相符的。
  由此可见,把“与事实不符”这种所谓实证主义或唯物主义的观点,
  与“科学精神”混淆在一起,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至多只能说明它的批判性要远远大于它的创新性,它更适合充当检验者的角色。
  就象由于牛顿力学“与事实不符”,而出现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那样,
  与牛顿力学不相符的三个试验,与构想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中间的跨度,
  可以说是创造性的飞跃。科学到底是如何跨越这一鸿沟的?
  我们能从实证主义和唯物主义中找到答案吗?

  希腊哲学的精髓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对科学精神的认识缺少些什么?
  几何学在希腊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柏拉图在他的学园门口曾写下了这样的话:不懂几何者莫入。
  而几何学,却是纯粹的形而上学。
  单是一个“没有长度也没有宽度”的“点”的概念,
  就恐怕只能存在于唯心主义的观念论之中,而不能容与于唯物主义之中。
  柏拉图认为,
  只有人的观念中存在一个三角形,他才能在沙地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的摹本。
  而这个画出来的三角形摹本,决不是三角形本身,
  真正的三角形只可能抽象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
  同样,几何点的概念也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
  现实世界中根本就不存在“没有长度也没有宽度”的东西。
  几何学就是针对这些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观念,进行着种种复杂的思考。

  牛顿思考力学第一定律时的抽象思维也是同样的方法,
  牛顿观察到随着摩擦力的逐步减小,物体会滑动的越来越远,
  那么当不存在摩擦力的情况下,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正是这一针对事实上不存在的情况进行抽象思维,才产生了创造性的飞跃。

  唯物主义者也许会反对唯心主义的上述观念。
  唯物主义者也许会说:正是由于人们看到了现实世界中各种各样的小物体,
  才产生了“点”的观念;
  正是由于人们看到了现实世界中各种各样的类似三角形的物体,
  才产生了“三角形”的观念。
  但是,这往往无助于我们理解这种从具体现象到抽象概念之间的创造性飞跃。
  更无助于我们借用抽象的观念来进行复杂的思考。
  相反,被庸俗化的唯物主义,往往还封死了这种抽象思考的大门。

  这里并不是说唯物主义是错的,也不是说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不好,
  这里只是想说明,很多人实际掌握的唯物主义,往往是庸俗化的。
  中国恐怕是从小进行普及唯物主义教育最广泛、最长久的国家,
  中国接触西方的科学文明,至少也有近百年的时间了。
  但是,在这百年之内,西方的科学理论界已经换了几代人,科学理论层出不穷,
  而中国除了在一些具体的技术方面有所进步之外,
  可以说根本没有人在抽象的理论界取得过创造性的成果。这是为什么?
  我们不得不从我们的思维方式上进行深刻的反思,
  不得不从西方科学文明的源头
  ――从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念论中,来寻找理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也谈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 的相关文章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士柏网“中国新文化讨论”而作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

潜意识的力量

  你有绝对权利随时可以控制的惟一对象,就是你的心态,这里所谓的"控制权利"是表示你"可以"控制,但并不表示你真的已控制,你必须学习运用此一权利并把它变成一种习惯。  内心里的意识是进行推理和思考的场所,它会分析各种资讯和数据并且导引通往潜意识之路,意识是经验发展的结果。  但潜意识不会思考...

理性

    理性是进步的根源,是素质的标志。只有当理性的光辉照耀到全体国民时,民族才能谈得上成熟。优秀的民族是理性的,优秀的人才也是理性的。一个缺乏理性的人,不仅难以发展,而且难以快乐生活。 一个成熟的人,通常不会受感情困扰。如果一个人常为情所困,说明他还不成...

“手掌”上的三个世界――当代文化差异的考察

  笔者在1986年写作小书《内核与外缘--中日文化论》及论文《海派文化的性质》的时候,曾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相比照,将它们分别界定为"农业文化"与"工商文化",同时还指陈这两个文化之间还存在着以阿拉伯文化为发表的"游牧文化",进一步说明三个文化的行进与互动,演绎出人类的文明进化史。   至今...

中国人的命及其它

     谈起命和命运很多人会想到“生命”,“革命”,以为“命”者唯生命而已,其实这就有失狭义了。文化之中的“命运”不仅包括了一个人的生命,还蕴有人一生之发展态势,和生活的质量。古今中外都有”算命”的,中国的算命包括了人的吉凶祸福,身家性命,而外国的算命多是预测一个人是不是运气,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