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内容

中国人缺少的是科学理性

2004年01月14日
   
  
  中国人缺少什么?缺少科学理性。 

  有人分析中国人为什么不排队的原因是恐惧,其实这还没有说到点子上。为什么恐惧呢?害怕别人抢先?害怕自己吃亏?可是只要冷静地想一想,秩序混乱带来的损害要远远大于抢先所得到的好处。这想一想的功夫,就是一种科学理性。 

  可是我们不愿意客观冷静地对待事物、思考问题。或者说我们对待事物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是不科学的。 

  有人把理性分为科学理性和实践理性。科学理性有两个特点:一是概念化,一是符号化。科学理性把客观世界与概念、符号彻底分开,用概念和符号演绎世界。所以科学理性在严格的逻辑规则之中,普适性地思考问题,将一切可能性囊括。而实践理性呢,则是运用具体的事物进行思维。前者是X+Y=Z,而后者则是1个苹果+2个苹果=3个苹果的形式。读过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人都知道人的思维有一个逐步建构的过程,从感知运动水平、前运演思维到具体运演思维、形式运演思维,人的理性才逐渐完善。而中国人的理性水平仿佛就停留在具体运演思维水平上。研究中国数学史的人对此应该有深刻的体会。中国古代的数学全都是与具体的事物紧密相连的。有点象现在小学生做的应用题,只是更加有趣。从计算的工具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最先我们使用算筹计算,就是现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使用的小棒。后来我们使用算盘计算。那意思就是1根小棒+2根小棒、1颗珠子+2颗珠子。这就是具体思维,是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的危害在于它不能脱离我们的具体条件、环境进行普适化的思考,也不能进行客观冷静的思考。情绪化的色彩很浓。 

  在生活领域,我们的思考总是剥离不了我们自身的利益,这已经潜沉为无意识。我们不会为别人考虑,不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经济领域,我们不择手段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我们不讲信用,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扰乱市场秩序。因为我们不能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全局性地思考自己的利益。 

  在科学领域也是如此,而且严重束缚了科学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其实就是思维的进步,理性的进步。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落后的思维层次上,科学能发展吗?在政治、法律等领域也无不如此。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中国人缺少的是科学理性” 的相关文章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士柏网“中国新文化讨论”而作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

潜意识的力量

  你有绝对权利随时可以控制的惟一对象,就是你的心态,这里所谓的"控制权利"是表示你"可以"控制,但并不表示你真的已控制,你必须学习运用此一权利并把它变成一种习惯。  内心里的意识是进行推理和思考的场所,它会分析各种资讯和数据并且导引通往潜意识之路,意识是经验发展的结果。  但潜意识不会思考...

也谈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

     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而不是产生于中国?  今天不少人往往将此归结为的“实证主义”,甚至干脆归结于“唯物主义”。  往往把实验验证理论的方法,  作为十七世纪和十九世纪中叶,科学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开始出现的标志。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当我们论述科学精神时,经常被提到的一个例...

中国人的命及其它

     谈起命和命运很多人会想到“生命”,“革命”,以为“命”者唯生命而已,其实这就有失狭义了。文化之中的“命运”不仅包括了一个人的生命,还蕴有人一生之发展态势,和生活的质量。古今中外都有”算命”的,中国的算命包括了人的吉凶祸福,身家性命,而外国的算命多是预测一个人是不是运气,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和物理(生物电)脉冲...

科学精神的真谛:实事求是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近代的欧洲。它是从中世纪宗教神学中独立出来并从古代思辩哲学中分化出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以军器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科技大量涌入中国,随之兴起的洋务思潮提倡“中道西器”、“中道西艺”,主张在物质层面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后来的维新运动进一步推进“西学东渐”,并把西学扩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