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内容

刻“民主”与“科学”于心中

2004年08月08日
      今年的5月4日,这个“五四”运动的第84个纪念日,是在举国上下共抗非典的苦战和忧思中度过的。对于1919年的那段振臂呐喊、激情燃烧的日子,我们从来不吝激赏之辞―――它展示的是对当时救国救民的理性思考,对未来富国强民的认真期待。
  因此,5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清华大学再提“民主与科学”这一五四精神,强调“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团结一致,同舟共济,战胜非典型肺炎这场严重的疾病灾害”。言辞之切切、期许之殷殷,令人动容。
  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言,“五四”的民主与科学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在1919年之后弥漫硝烟的年代里,革命成为中国社会的主题。事隔多年回头望,“五四”精神的可贵,不仅在于爱国,更在于以正确的方式来爱国。在国家积贫积弱的危难之机,中国的知识分子高呼“德先生”与“赛先生”,也正是准确地认识到了其克服困难、救国强国的巨大作用。
  审视中国自“五四”以来的历程,我们可以说,凡坚持了民主与科学精神的,便能引导整个民族战胜困难、走向进步;而罔顾民主与科学精神的,便将国家和人民拖向灾难。
  非典从发作到肆虐,再到目前有所遏止,再一次深刻地将问题指向了这一规律。先前有关地区和部门的官员在处理疫情上的失误,从根本上讲,就是部分官员还欠缺“人民是主人”的观念,还抱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牧民”思想,还以为一个“捂”字诀,可以对付得了天下所有病菌。
  及至中国政府公开疫情,以及时准确的信息稳定社会情绪,全力与国际社会合作,以科学的态度确定病源、采取预防措施,事态便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要把民主精神贯彻于抗非典之中,信息公开是第一步。只有信息公开了,在灾难面前,民众才能充分判断,分清楚哪些是应由政府负责的,哪些是应由自己负责的,才能公正地监督、评价政府的作为,才能避免大规模的社会恐慌以及因此产生的怀疑、怨恨、敌视等情绪。只有信息充分的公开和共享,才能有彼此的交流沟通,才能够不被某些所谓的“权威”垄断话语,才能互相补充借鉴、彼此合作,求得相关研究上的突破;也只有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才能释放社会动员的能量,形成上下“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的局面。
  科学精神,本质是实事求是。从尊重客观规律和真实情况出发,是什么说什么,说什么做什么。这次的非典疫情,最终是要靠医学上的研究来彻底战胜的。不过,没有民主的基础,没有基本的信息公开,完整全面的医学研究又能从何谈起呢?事实上,民主本身就是科学的一部分――政治科学。它的指向,是政府与民众之间应有的科学关系,以及政府操作公共事务应有的科学决策模式。
  如果说祸福相倚,坏事也可以变好事,那么借助抗击非典,举国上下当能再次切身体会民主与科学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温总理在清华引用古语“多难兴邦”,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面对大困难时应有的信心与眼光。诚如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面对困难的挑战,只有应战得好的民族才能胜出,使自己在文明的路途中上一个台阶。温家宝一一历数中华民族因坚持民主与科学精神而取得的胜利与成就,以此勉励青年学子乃至全国民众同舟共济战胜非典,显然也正是在为“多难兴邦”这句古语加上一个现代的注解――惟有民主和科学,才能克难,才能兴邦。
  昨日种种,追抚先贤;明日种种,以待来者;而“民主”与“科学”这四个大字,可以不刻在墙石之上,却不能不因今日之种种而更深劲地刻在国人心中。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刻“民主”与“科学”于心中” 的相关文章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士柏网“中国新文化讨论”而作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

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

      “现代性”一词已被许多知识者所注意,但我们发现,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现代性”的资源,或者说具有“现代性”意味的文化因子,少得可怜。因此,在打量这一概念时,知识界不得不求助于域外,而这一概念的本身,也正因为是舶来的,所以置身于这一语境...

潜意识的力量

  你有绝对权利随时可以控制的惟一对象,就是你的心态,这里所谓的"控制权利"是表示你"可以"控制,但并不表示你真的已控制,你必须学习运用此一权利并把它变成一种习惯。  内心里的意识是进行推理和思考的场所,它会分析各种资讯和数据并且导引通往潜意识之路,意识是经验发展的结果。  但潜意识不会思考...

中国人的命及其它

     谈起命和命运很多人会想到“生命”,“革命”,以为“命”者唯生命而已,其实这就有失狭义了。文化之中的“命运”不仅包括了一个人的生命,还蕴有人一生之发展态势,和生活的质量。古今中外都有”算命”的,中国的算命包括了人的吉凶祸福,身家性命,而外国的算命多是预测一个人是不是运气,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和物理(生物电)脉冲...

科学精神的真谛:实事求是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近代的欧洲。它是从中世纪宗教神学中独立出来并从古代思辩哲学中分化出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以军器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科技大量涌入中国,随之兴起的洋务思潮提倡“中道西器”、“中道西艺”,主张在物质层面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后来的维新运动进一步推进“西学东渐”,并把西学扩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