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内容

感知的勘察

2017年08月29日
   

人类通过身体方式感官的知觉系统以经验方式联结自然对象,在大脑中生成身体方式的感知样式,这样的感知样式就是哲者们所说的“物象”或“现象界”。

 

当我们说感知时:

 

首先,感知相关于身体方式的感官知觉,这种身体方式的感官知觉普遍地存在于高等动物世界,只是在进化程度上有所不同,有的比较低级,有的比较中级,有的比较高级,有的可能还具有某种我们目前尚不清楚的感官知觉。如,有些动物可能存在着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体觉以外的感官知觉,如一些迁移的鸟类可能具有磁觉的感官知觉。

 

人类起源于动物世界,并在动物世界中进化出了高级的身体方式感官知觉系统,这种身体方式的感官知觉系统是人类意识活动的根基所在。

 

其次,感知是身体方式知觉系统和自然对象经验联结的生成。身体方式的知觉系统不能凭空产生感知,而是在和意识外的自然对象发生经验联结时才能生成感知,生成经验感知的“物象”或“现象界”。也就是说,身体方式的知觉只有在和经验到的自然对象发生经验联结时,才会生成感知,生成感知的“物象”或“现象界”。

 

再次,当我们谈论经验对象时,它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体外的外感对象,如物体、作用、能力等外部对象;另一类是身体内的�雀卸韵螅�如疼痛、温饱、舒适等内感对象。

 

感知的基本特点是:

 

1、它是身体方式的。

 

人类的意识和一切生命体的意识一样,起源于自主生存求取的驱动。这种驱动开始于细胞和细胞群摄取营养和能量的生存求取,在亿万年的生物性进化中,发展出了一种由感官、神经系统、大脑中枢和运动肢体组成的知觉系统。这样的知觉系统,通过眼球、耳朵、鼻子、舌尖和运动肢体,生成自然对象的视觉样式,听觉样式,嗅觉样式,味觉样式和体觉样式;通过神经,即由神经元和突触构成的神经系统,把感官的知觉样式传入大脑中枢,并将大脑中枢的合成的指令反馈于生存求取的运动;通过大脑中枢对感知样式的合成,以及对记忆存储的调配,作出直接经验和记忆经验合成的判断,驱使身体的意识行为。

 

我们所获得的自然对象的感知样式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是完全同身体方式知觉系统的工作模式相关的。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研究了视觉,揭示了视觉是具有它的工作模式的,有着图形与背景、接近性和连续性、完整和闭合倾向、相似性、转换律、共同方向运动的自组织律。

 

2,它是经验方式的。

 

自然对象在意识中呈现的感知样式,即“物像”,是通过身体方式知觉系统对自然对象的经验制作生成的。所谓经验,它是一种主客联结的直观经历。如,要知道这只梨子甜不甜,是一种怎样的甜,只有把这只梨子放在嘴里,经验联结地尝一尝,才能获得这只梨子的直观的、实在的味觉样式。一切身体方式知觉的感知样式,都是通过身体方式和自在对象经验联结的制作生成的,并以此为实在和真确。至于如何解释和证明经验直观感知的实在性和真确性,我们只要设想一下,当一个人行走在非洲的原野上,突然经验直观地看到一只扑面而来的狮子,是不用思虑而赶紧逃命的,在这样的经验直观场合,是谁也不会怀疑这只扑面而来的狮子的实在性和真实性的。生命意识活动是通过直观的经验感知样式制作,通向自然对象存在的实在性和真实性的。

 

经验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身体方式知觉和自然对象的联结,具有主客相通的实在性和真确性。

 

而经验的更为重要意义在于,它在主客关系的不断变动中,为意识方式的进化和改变,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以及不同意识工作模式的生成,提供了历史的制作。

 

3,它是认知的基础。

 

人类的意识结构是感知和认知的联结,两者的关系是,感知是认知的根基,认知是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的。感知为认知提供了“物像”,在这基础上认知才能通过指称和“物像”联结的方式生成。

 

感知的勘察是一项长期工作,有不少方面需要深入的发掘和清理。例如,感知样式制作的组织方式,神经系统的传导方式,大脑中枢的合成判断方式,记忆存储和记忆调配的作业方式,梦的视图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等等。所有这些感知的架构和原理,不仅是科学求证的课题,亦是哲学勘察的命题。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感知的勘察” 的相关文章

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

      “现代性”一词已被许多知识者所注意,但我们发现,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现代性”的资源,或者说具有“现代性”意味的文化因子,少得可怜。因此,在打量这一概念时,知识界不得不求助于域外,而这一概念的本身,也正因为是舶来的,所以置身于这一语境...

理性

    理性是进步的根源,是素质的标志。只有当理性的光辉照耀到全体国民时,民族才能谈得上成熟。优秀的民族是理性的,优秀的人才也是理性的。一个缺乏理性的人,不仅难以发展,而且难以快乐生活。 一个成熟的人,通常不会受感情困扰。如果一个人常为情所困,说明他还不成...

中国人的命及其它

     谈起命和命运很多人会想到“生命”,“革命”,以为“命”者唯生命而已,其实这就有失狭义了。文化之中的“命运”不仅包括了一个人的生命,还蕴有人一生之发展态势,和生活的质量。古今中外都有”算命”的,中国的算命包括了人的吉凶祸福,身家性命,而外国的算命多是预测一个人是不是运气,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和物理(生物电)脉冲...

科学精神的真谛:实事求是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近代的欧洲。它是从中世纪宗教神学中独立出来并从古代思辩哲学中分化出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以军器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科技大量涌入中国,随之兴起的洋务思潮提倡“中道西器”、“中道西艺”,主张在物质层面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后来的维新运动进一步推进“西学东渐”,并把西学扩大到...

中国人应该改变思维方式

      引言   前些日子有幸和日本的网上名人九哥相见,相谈甚为投机。九哥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他说:“中国人不仅需要提升道德水平,还应该改变思维方式”。生活在中国的朋友,由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效应,难以体会到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可是在外国生活过一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