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的勘察
人类通过身体方式感官的知觉系统以经验方式联结自然对象,在大脑中生成身体方式的感知样式,这样的感知样式就是哲者们所说的“物象”或“现象界”。
当我们说感知时:
首先,感知相关于身体方式的感官知觉,这种身体方式的感官知觉普遍地存在于高等动物世界,只是在进化程度上有所不同,有的比较低级,有的比较中级,有的比较高级,有的可能还具有某种我们目前尚不清楚的感官知觉。如,有些动物可能存在着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体觉以外的感官知觉,如一些迁移的鸟类可能具有磁觉的感官知觉。
人类起源于动物世界,并在动物世界中进化出了高级的身体方式感官知觉系统,这种身体方式的感官知觉系统是人类意识活动的根基所在。
其次,感知是身体方式知觉系统和自然对象经验联结的生成。身体方式的知觉系统不能凭空产生感知,而是在和意识外的自然对象发生经验联结时才能生成感知,生成经验感知的“物象”或“现象界”。也就是说,身体方式的知觉只有在和经验到的自然对象发生经验联结时,才会生成感知,生成感知的“物象”或“现象界”。
再次,当我们谈论经验对象时,它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体外的外感对象,如物体、作用、能力等外部对象;另一类是身体内的�雀卸韵螅�如疼痛、温饱、舒适等内感对象。
感知的基本特点是:
1、它是身体方式的。
人类的意识和一切生命体的意识一样,起源于自主生存求取的驱动。这种驱动开始于细胞和细胞群摄取营养和能量的生存求取,在亿万年的生物性进化中,发展出了一种由感官、神经系统、大脑中枢和运动肢体组成的知觉系统。这样的知觉系统,通过眼球、耳朵、鼻子、舌尖和运动肢体,生成自然对象的视觉样式,听觉样式,嗅觉样式,味觉样式和体觉样式;通过神经,即由神经元和突触构成的神经系统,把感官的知觉样式传入大脑中枢,并将大脑中枢的合成的指令反馈于生存求取的运动;通过大脑中枢对感知样式的合成,以及对记忆存储的调配,作出直接经验和记忆经验合成的判断,驱使身体的意识行为。
我们所获得的自然对象的感知样式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是完全同身体方式知觉系统的工作模式相关的。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研究了视觉,揭示了视觉是具有它的工作模式的,有着图形与背景、接近性和连续性、完整和闭合倾向、相似性、转换律、共同方向运动的自组织律。
2,它是经验方式的。
自然对象在意识中呈现的感知样式,即“物像”,是通过身体方式知觉系统对自然对象的经验制作生成的。所谓经验,它是一种主客联结的直观经历。如,要知道这只梨子甜不甜,是一种怎样的甜,只有把这只梨子放在嘴里,经验联结地尝一尝,才能获得这只梨子的直观的、实在的味觉样式。一切身体方式知觉的感知样式,都是通过身体方式和自在对象经验联结的制作生成的,并以此为实在和真确。至于如何解释和证明经验直观感知的实在性和真确性,我们只要设想一下,当一个人行走在非洲的原野上,突然经验直观地看到一只扑面而来的狮子,是不用思虑而赶紧逃命的,在这样的经验直观场合,是谁也不会怀疑这只扑面而来的狮子的实在性和真实性的。生命意识活动是通过直观的经验感知样式制作,通向自然对象存在的实在性和真实性的。
经验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身体方式知觉和自然对象的联结,具有主客相通的实在性和真确性。
而经验的更为重要意义在于,它在主客关系的不断变动中,为意识方式的进化和改变,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以及不同意识工作模式的生成,提供了历史的制作。
3,它是认知的基础。
人类的意识结构是感知和认知的联结,两者的关系是,感知是认知的根基,认知是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的。感知为认知提供了“物像”,在这基础上认知才能通过指称和“物像”联结的方式生成。
感知的勘察是一项长期工作,有不少方面需要深入的发掘和清理。例如,感知样式制作的组织方式,神经系统的传导方式,大脑中枢的合成判断方式,记忆存储和记忆调配的作业方式,梦的视图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等等。所有这些感知的架构和原理,不仅是科学求证的课题,亦是哲学勘察的命题。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