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内容

归纳和推理

2017年09月05日
   

我国学者金岳霖写的《形式逻辑》是专门讲推理的,他没有把归纳放进去,之所以这样在于,金岳霖先生认为归纳和推理是终究要分家的。

 

归纳和推理是有本质区别的,推理是归纳后的抽象演绎,归纳则是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归纳和推理的关系是:归纳是推理的根基和前提,推理是归纳后的抽象演绎。

 

没有归纳,推理就会失去它的根基和前提而无以展开它的抽象演绎;没有推理,归纳则无以进行归纳后的抽象演绎,使人类大脑获得比归纳判断更为高级的推理判断。

 

如,人们总在推测在地球之外的宇宙星球中,只要具有和地球相同的物理化学环境,必然存在外星生命和外星人。这样的推测是一种抽象演绎的推理判断,这样的推理判断既来自于经验又超越于经验。

 

来自于经验的道理是,人们从地球生命、人类的存在和地球物理化学环境相关的经验恒常中,获得生命和人类的存在是和地球物理化学环境相关的概念抽象的归纳判断。这样的概念抽象的归纳判断一经形成,就会进一步展开它的抽象演绎的概念统摄,扩展到宇宙中的其它星球,认为只要具有和地球相同的物理化学环境就会产生外星生命和外星人,由此生成一种以地球经验恒常归纳为根基又超越于地球经验的推理判断。尽管至今我们没有获得外星生命和外星人的经验实证,但这样的推理判断则以超越经验的逻辑信念,成为了人类概念制导的目标和追求,引导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发现外星生命和外星人的实践求取。

 

归纳和推理的联结和统一,使得人类大脑在基于经验和超越经验的抽象演绎中,获得了高于经验、高于归纳判断的推理判断,生成一种概念制导的目标追求和实践求取。

 

金岳霖在归纳和推理的分家中,把归纳排除在形式逻辑之外,既有合理之处又有不足之处。合理之处是,归纳不是推理,是和推理相区别的,两者有本质不同;不足之处是,金岳霖先生没有从更高视野上看清,归纳是推理的根基,是推理的前提条件;推理是归纳后的抽象演绎,是不能把归纳排除在形式逻辑之外的。

 

一、归纳

 

归纳是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经验恒常和概念抽象这两点是需要我们哲学地精深把握的。

 

经验恒常。当一个事件在域定范围内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进入我们的经验感知,这样反复进入就会造就一种经验恒常。

 

概念抽象。经验恒常不会自动地成为归纳,经验恒常要在概念方式的加入中,才会造就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即归纳。如,在地球围绕太阳由东向西自转的域定范围中,我们的经验感知到,太阳每天都在东方升起,这样的经验恒常在概念方式的指称和对象联结的制作下,在我们的头脑中生成了“太阳每天都在东方升起”的概念抽象、概念认知和概念建构的归纳。又如,我们经验到活着的人都在一一死去,没有幸免者,这样的经验恒常,使得我们的头脑在指称和对象联结的概念建构中,产生了“人都会死去的”概念抽象和概念认知的归纳。再如,达尔文在世界各地的旅行考察中,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生物在环境变化的适应中,发生了生存方式和身体方式的变化,以此适应生存需要和优势扩张的经验恒常,由此获得了一种指称和对象联结的“生物进化”的概念抽象、概念认知和概念建构的归纳。

 

归纳的特点是,它源自于经验恒常,生成于概念抽象。其内容是经验的,其形式是概念的,是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

 

经验恒常是不会自动地成为归纳的,否则我们就要承认动物的大脑也会进行归纳的概念抽象、概念认知和概念建构。经验恒常成为归纳,是需要概念方式加入的,使之获得抽象的概念方式。

 

归纳是经验内容和概念方式的统一,这是归纳的总体所在和精髓所在。

 

归纳的根基是经验,是以经验为界限的,是不能扩展到经验之外的。对此,休谟作了极为深刻的揭示。他认为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是或然的而不是必然的,是受制于经验的,是不能扩展到经验之外的。如,人们在经验恒常中获得“一切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的概念抽象的归纳判断。这样的归纳判断一度使人们以为是自我绝对的和普遍必然的,是可以扩展到经验之外的,只要是哺乳动物就必然是胎生的。然而,鸭嘴兽的发现则使得“一切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归纳判断发生了断裂。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但鸭嘴兽恰恰不是胎生的而是卵生的,在鸭嘴兽这个新的经验事实面前,“一切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归纳判断断裂了,显现了它并不是自我绝对的和普遍必然的,是受制于经验和不能扩展到经验之外的。

 

那么,如何评说“人总是要死的”这样一个归纳判断呢?我们经验到的人一个一个都在死去,从古至今没有例外。学者们把这样的归纳判断称之为全称归纳,认为全称归纳是自我绝对的和普遍必然的,是完全可以扩展到经验之外的。这样的见解对不对呢?我以为是不对的:

 

第一,“人总是要死的”这个全称归纳,始终是建立在经验恒常的基础上的,而经验恒常的特质是,它只对经验负责,而不对超越经验负责。

 

第二,构成人体的基础是细胞,人体的死亡首先是细胞的死亡,而细胞的死亡是由控制细胞的基因编码决定的。当控制细胞的基因编码发生某种突变,使得细胞自行凋亡机制的指令消失和不再有效时,细胞就不会死去,人体也不会死去。如,对于癌细胞来说,由于基因编码的某种突变,使得细胞自行凋亡机制的信息指令被改变,只要保持营养的持续供应,癌细胞就会在无限的自我复制中远离死亡。

 

第三,随着现代电子智能技术的发展,一个极为诱人的前景是,有机的肉体生命、意识和智能完全可能走向无机的电子生命、意识和智能,生命、意识和智能的定义在未来必将被新的经验事实所改写。人类完全有可能通过电子技术和意识版本程序的联结,创造一种无自我凋亡控制的新人类。

 

由此,“人总是要死的”这个全称归纳的概念抽象,在更为深入的勘察中仍然是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是不可扩展到经验之外的。

 

人类大脑通过概念方式的制作把经验恒常转变为概念抽象的归纳判断,进一步就会以这样的归纳判断为前提和条件,在概念统摄的内在驱动中,展开归纳后的抽象演绎,生成比归纳判断更高的推理判断。

 

二、推理。

 

推理是归纳后的抽象演绎,并由这样的抽象演绎把归纳判断上升为推理判断。

 

以三段论为例:

 

大前提:植物是有生命的;

 

小前提:水稻是植物;

 

结论:水稻是有生命的。

 

一个三段论的推理演绎实际上是由三个判断组成的,即大前提的归纳判断,小前的提归纳判断,以及结论的推理判断组成的。其中:大前提归纳判断是概念统摄的;小前提归纳判断是从属于大前提的,和大前提的关系是统摄和被统摄的概念关系;结论是由大前提统摄小前提所演绎的推理判断。

 

三段论演绎推理是这样,命题的演绎推理也是这样。例如,在一个非甲即乙的框架中,我们的头脑从两个命题的非此即彼的概念关系中,获得推理判断,之所以能够这样在于,首先,这两个命题之间必须具有非此即彼的概念关联;其次,以此为框架,排除其它没有概念关联的命题加入和参与。

 

推理的逻辑判断是建立在归纳后的抽象演绎上的,这样的推理判断既以经验恒常为根基,又在抽象演绎中超越经验。这样的特点决定了:

 

第一,一切推理判断,是一种抽象演绎的建构,是一种抽象演绎的逻辑必然,而不是一种经验现实的建构和经验现实的实证。

 

第二,它需要反馈于经验实证,获得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证确认。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各种推理判断,无论E = mc²的质能公式、质点周围的空间是弯曲的,还是时空震荡的引力波,都是需要反馈于经验实证,在抽象和经验统一中获得实证的确认。没有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证确认,一切抽象演绎生成的推理判断,无论多么合乎逻辑,都是抽象的必然,抽象的建构,而不是现实的必然和实证的建构。

 

长期来,国内形式逻辑教科书认为有两种推理,一种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另一种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这样的传授是非常错误的,混淆了归纳和推理的区别。

 

如,我们是不是根据一个人的死,推理“人都是要死的”呢?显然不是的,我们的思维并不是根据一个的人死,推理出“人都是要死的”,而是从自古以来一个又一个的人都在死去的经验恒常中生成“人总是要死的”的概念抽象的归纳判断的。从个别到一般并不是推理的,而是经验恒常的直接的概念抽象。

 

而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则是建立在概念统摄的特性上的,正是在概念统摄的特性使得人类头脑能够以概念统摄的方式展开一般到个别的抽象演绎,生成基于经验而又超越经验的推理判断,造就人类概念制导的实践活动和实践创造。如,科学家们尽管没有到过火星的直接经验,但可以根据地球上某种地貌由水流造成的经验恒常的归纳判断,以及火星上相同地貌的勘察,作一般到个别地作出火星上有水或曾经有水的抽象演绎的推理判断,概念制导地火星探测中,力求发获得火星有水的经验实证。

 

把归纳同推理严格地区分开来,我们才能洞察归纳和推理的各自定义,透彻地把握归纳是经验恒常的概念抽象,推理是归纳后的抽象演绎。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归纳和推理” 的相关文章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士柏网“中国新文化讨论”而作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

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

      “现代性”一词已被许多知识者所注意,但我们发现,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现代性”的资源,或者说具有“现代性”意味的文化因子,少得可怜。因此,在打量这一概念时,知识界不得不求助于域外,而这一概念的本身,也正因为是舶来的,所以置身于这一语境...

潜意识的力量

  你有绝对权利随时可以控制的惟一对象,就是你的心态,这里所谓的"控制权利"是表示你"可以"控制,但并不表示你真的已控制,你必须学习运用此一权利并把它变成一种习惯。  内心里的意识是进行推理和思考的场所,它会分析各种资讯和数据并且导引通往潜意识之路,意识是经验发展的结果。  但潜意识不会思考...

也谈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

     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而不是产生于中国?  今天不少人往往将此归结为的“实证主义”,甚至干脆归结于“唯物主义”。  往往把实验验证理论的方法,  作为十七世纪和十九世纪中叶,科学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开始出现的标志。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当我们论述科学精神时,经常被提到的一个例...

中国人的命及其它

     谈起命和命运很多人会想到“生命”,“革命”,以为“命”者唯生命而已,其实这就有失狭义了。文化之中的“命运”不仅包括了一个人的生命,还蕴有人一生之发展态势,和生活的质量。古今中外都有”算命”的,中国的算命包括了人的吉凶祸福,身家性命,而外国的算命多是预测一个人是不是运气,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

科学精神的真谛:实事求是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近代的欧洲。它是从中世纪宗教神学中独立出来并从古代思辩哲学中分化出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以军器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科技大量涌入中国,随之兴起的洋务思潮提倡“中道西器”、“中道西艺”,主张在物质层面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后来的维新运动进一步推进“西学东渐”,并把西学扩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