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内容

无限的制导

2017年09月06日
  数千年来,“无限”的概念,给予了人类思想和实践极为重要的制导和影响。

 

1、“无限”这个概念的蕴涵。

 

如,世界在时空上既没有它的开端,也没有它的终结。时间从无限的过去中走来,又迈向无限的未来;空间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中都没有它的终极,只有无限扩展的宏观和无限深入的微观。

 

事物的形态、事物的运动方式和事物的互为关系是都是无限多样的;

 

从无限中取出的每一点也是无限的。在数学中,整数是一个无限系列,从整数中取出的正数、负数、偶数、奇数、分数、素数、级数、虚数,等等,也都是一个、一个无限系列,

 

如此等等。“无限”蕴含了一个无限敞开深入和无限绽出的世界。

 

2、“无限”和虚无的划分。

 

一切“无限”都是“有限之态”的无限,以“有限之态”为其存在方,离开了“有限之态”,一切“无限”都会失去它的存在方式而成为虚无。

 

例如,在宇宙大爆炸的物理理论中,宇宙是一个有限之态,这个无限展开的宇宙之态,或者陷入于无限膨胀之中在未来转换为另一种存在形态,或者陷入于膨胀-收缩-膨胀的无限循环之中。又如,在数学中,无论整数、正数、负数、偶数、奇数、分数、素数、级数、虚数的无限伸展都是以整数、正数、负数、偶数、奇数、分数、素数、级数、虚数的有限之态为根基的。“无限”以“有限之态”为存在方式,划分了“无限”与虚无的区别。

 

3、“无限”和“有限”是一种概念方式的架构。

 

自在世界本身并没有有限和无限之分的规定,也没有这种自我必要。“有限”和“无限”是人类认知的概念抽象和概念建构。从概念方式上分析:

 

第一,无限和有限都源自于概念的内在构造。例如,对“星球”这样一个概念抽象构造来说,这样一个�┠畛橄蠊乖旒榷杂τ诰咛宥韵螅ㄈ绱笱簟⒌厍颉⒔鹦恰⑼列恰⒛拘恰⒈倍沸堑鹊龋┑挠邢拗�态,又对应于统摄一切可以被称之为星球的对象。于是,我们的头脑就会在概念抽象建构中,生成具体对象的有限概念和统摄一切可能的无限概念。有限和无限是概念方式的必然造就。

 

第二,“无限”和“有限”的对称架构。在概念方式上,“有限”和“无限”是一个对称架构,在这个对称架构中,以“有限”为一端,必然生成“无限”的另一端;反之,以“无限”为一端,必然生成“有限”的另一端。

 

4,“无限”和“有限”的更高进阶是“域限”。

 

“域限”无限和有限的更高进阶。在人类概念方式的思维运动中,“域限”的概念抽象内涵了对象的有限方式和无限统摄。在人类历史创造中,“无限”和“有限”的对称架构和对立统一的更高进阶,以其概念方式的内涵和张力,驱动人类的观念、思想和实践,在各个“域限”领域,立足具体对象的有限之态,在不可遏止的统摄敞开和取向中,造就无限多样的进取和创造。

 

例如,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是建立在“域限”这个更高概念思想上的。计算机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有限架构的程序编写,处理无限输入的数据系列,获得域限必然的逻辑结果。无论是办公软件的程序,图像软件和视频软件的程序,以及种种专业软件的程序,都是建立在这种有限框架运作和无限数据输入造就的域限必然的基础上的。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无限的制导” 的相关文章

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

      “现代性”一词已被许多知识者所注意,但我们发现,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现代性”的资源,或者说具有“现代性”意味的文化因子,少得可怜。因此,在打量这一概念时,知识界不得不求助于域外,而这一概念的本身,也正因为是舶来的,所以置身于这一语境...

“手掌”上的三个世界――当代文化差异的考察

  笔者在1986年写作小书《内核与外缘--中日文化论》及论文《海派文化的性质》的时候,曾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相比照,将它们分别界定为"农业文化"与"工商文化",同时还指陈这两个文化之间还存在着以阿拉伯文化为发表的"游牧文化",进一步说明三个文化的行进与互动,演绎出人类的文明进化史。   至今...

也谈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

     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而不是产生于中国?  今天不少人往往将此归结为的“实证主义”,甚至干脆归结于“唯物主义”。  往往把实验验证理论的方法,  作为十七世纪和十九世纪中叶,科学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开始出现的标志。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当我们论述科学精神时,经常被提到的一个例...

中国人的命及其它

     谈起命和命运很多人会想到“生命”,“革命”,以为“命”者唯生命而已,其实这就有失狭义了。文化之中的“命运”不仅包括了一个人的生命,还蕴有人一生之发展态势,和生活的质量。古今中外都有”算命”的,中国的算命包括了人的吉凶祸福,身家性命,而外国的算命多是预测一个人是不是运气,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和物理(生物电)脉冲...

科学精神的真谛:实事求是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近代的欧洲。它是从中世纪宗教神学中独立出来并从古代思辩哲学中分化出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以军器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科技大量涌入中国,随之兴起的洋务思潮提倡“中道西器”、“中道西艺”,主张在物质层面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后来的维新运动进一步推进“西学东渐”,并把西学扩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