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内容

“白马非马”之辨

2017年09月13日
   

我国古代战国中期,赵国公孙龙在《白马论》中提出了一个“白马非马”的命题,产生了不小的是是非非影响。

公孙龙认为“白马”这个指名是既名“色”又名“形”的,而“马”这个指名只是名“形”,是两个不同的指命,故“白马非马”。

今人批判“白马非马”这个命题是一个诡辩,在于从根本上混淆了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主观任意地混淆和玩弄概念的结果。

‌这样的批判其实并不着力。这样的批判似乎以为,白马是个别的和具体的,马是一般的和共性的。殊不知在公孙龙那里,马是指“形”,白是指“色”。无论指“色”还是指“形”,指的都是共性。“马”是指称所有被称之为马的具体对象的概念抽象和共性,“白”是指称所有被称之为白的具体对象的概念抽象和共性,而“白马”则是指称所有被称之为白马的具体对象的概念抽象和共性。因此,把“白马”归结为个别和具体的专属,把“马”归结为一般和共性的专属,用个别和一般,具体和共性的混淆来批判“白马非马”这个命题是没有说服力的。在概念世界中,任何一个概念抽象都是个别和一般,具体和共性的统一。

用概念世界中的组合逻辑分析,“白马”这个概念抽象是“白”和“马”这两个概念抽象的组合,是一个包含了两个不同概念抽象组合的复指。而复指概念的出现是人类理智的一个重大进步,它为概念组合以及概念分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功用。

“白马”和“马”的关系,在概念中并不是个别与一般,具体和共性的关系,而是复指概念和单指概念所造就的分类和总体的关系,即“白马”这个复指概念在“马”这个单指概念总体中的一个马的颜色的分类。好比,白马是马的一个颜色分类,棕马或黑马也是马的不同颜色的分类。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品种的复指上进行马的品种分类,如蒙古马,汗血马,伊利马,河曲马等等。而决不能因马的品种分类而说,蒙古马、汗血马、伊利马、河曲马等等为非马。

概念分析上勘察,公孙龙的错误在于,他抹去了“白马”这个概念复指的分类性质,也抹去了“马”这个概念单指的总体性质,把“白马”的分类复指同“马”的总体单指混淆在一起,而生成“白马非马”诡辩。这才是“白马非马”的要害所在。

分析“白马非马”的意义在于,可以使我们更为深入到人类理智的概念勘察。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白马非马”之辨” 的相关文章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士柏网“中国新文化讨论”而作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

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

      “现代性”一词已被许多知识者所注意,但我们发现,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现代性”的资源,或者说具有“现代性”意味的文化因子,少得可怜。因此,在打量这一概念时,知识界不得不求助于域外,而这一概念的本身,也正因为是舶来的,所以置身于这一语境...

理性

    理性是进步的根源,是素质的标志。只有当理性的光辉照耀到全体国民时,民族才能谈得上成熟。优秀的民族是理性的,优秀的人才也是理性的。一个缺乏理性的人,不仅难以发展,而且难以快乐生活。 一个成熟的人,通常不会受感情困扰。如果一个人常为情所困,说明他还不成...

“手掌”上的三个世界――当代文化差异的考察

  笔者在1986年写作小书《内核与外缘--中日文化论》及论文《海派文化的性质》的时候,曾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相比照,将它们分别界定为"农业文化"与"工商文化",同时还指陈这两个文化之间还存在着以阿拉伯文化为发表的"游牧文化",进一步说明三个文化的行进与互动,演绎出人类的文明进化史。   至今...

也谈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

     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而不是产生于中国?  今天不少人往往将此归结为的“实证主义”,甚至干脆归结于“唯物主义”。  往往把实验验证理论的方法,  作为十七世纪和十九世纪中叶,科学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开始出现的标志。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当我们论述科学精神时,经常被提到的一个例...

科学精神的真谛:实事求是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近代的欧洲。它是从中世纪宗教神学中独立出来并从古代思辩哲学中分化出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以军器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科技大量涌入中国,随之兴起的洋务思潮提倡“中道西器”、“中道西艺”,主张在物质层面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后来的维新运动进一步推进“西学东渐”,并把西学扩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