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内容

‌分析哲学评说

2017年09月16日
   

‌上个世纪初,英国剑桥学院掀起了一个新的哲学运动。认为人类的心智以语言建构心灵,建构思想,建构哲学。人类心灵、思想、哲学上发生的一切问题,都是由于语言使用不当造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心灵、思想、哲学上的各种问题,就要从抓住语言这个根本,规范语言的使用。

‌如何来规范语言的使用呢?分析哲学认为有一个好办法,就是要把莱布尼茨的通用语言梦想变为现实,无论发生什么问题,只要把产生问题所用的语言输入一个通用语言公式,拿出笔来算一算,就可以得到逻辑必然的择取,从而获得一种绝对的方式,用于解决语言使用不当所带来的问题和分岐。分析哲学认为,哲学问题就是语言的问题,主张通过建立一种公认的、绝对的、普遍的、必然的通用语言方式来重构人类的心灵,思想和哲学,以此为哲学的时代重任和新的绝对追求。

‌这样一种绝对的普遍必然的通用语言方式如何从梦想到现实呢?分析哲学的方法是从语言结构分析着手,认为只要把语言结构的逻辑规则搞清了,就能够从中获得一种公认的、有效的、普遍的、绝对的、必然的通用语言方式。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分析哲学的满腔热情和艰苦劳作如同中国古代的理学,孜孜不倦于格物致知,却一直无以确定格物致知的绝对之路和绝对方法在哪里。

‌分析哲学的问题何在呢?我以为:

‌1,分析哲学并没有真懂语言。分析哲学眼界狭小,如同中世纪经院哲学,论证一个针尖上能站立多少个神那样,不厌其烦地穷诘于一词一句的结构分析,却从来也没有把眼光投向人类语言起源的广阔和深远的历史进程,不懂得语言是一套指称和对象联结的符号标识系统,语言是概念的表达方式,语言只有通过概念的运作才能绽出人类的心灵,思想和哲学,造就人类的精神世界。分析哲学的眼光停留于语言,始终没有从语言的研究走向概念的勘察,因而成为一枝不会结果的花朵。

‌2,语言是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生活状况产生的概念表达。实际生活充满着环境、利益和复杂社会关系影响的概念构造和语言表达,产生着种种心灵的、思想的和哲学的不同见解,以及大量矛盾和问题的概念表达,这是无以用通用语言方式来消除的。恰恰相反,正是大量矛盾和问题的涌现推动着更高的见解产生,更高的人类精神和社会发展。

‌3,莱布尼茨的通用语言方式,在现代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发展中获得了某种实现。计算机程序语言的主要功能是处理转换为二进制的数据流,实现各种逻辑必然框架的处理结果。我们都很清楚,计算机程序的运算语言和社会生活的指称语言是两套不同的符号体系,是不能互为替代的。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分析哲学评说” 的相关文章

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

      “现代性”一词已被许多知识者所注意,但我们发现,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现代性”的资源,或者说具有“现代性”意味的文化因子,少得可怜。因此,在打量这一概念时,知识界不得不求助于域外,而这一概念的本身,也正因为是舶来的,所以置身于这一语境...

“手掌”上的三个世界――当代文化差异的考察

  笔者在1986年写作小书《内核与外缘--中日文化论》及论文《海派文化的性质》的时候,曾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相比照,将它们分别界定为"农业文化"与"工商文化",同时还指陈这两个文化之间还存在着以阿拉伯文化为发表的"游牧文化",进一步说明三个文化的行进与互动,演绎出人类的文明进化史。   至今...

也谈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

     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而不是产生于中国?  今天不少人往往将此归结为的“实证主义”,甚至干脆归结于“唯物主义”。  往往把实验验证理论的方法,  作为十七世纪和十九世纪中叶,科学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开始出现的标志。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当我们论述科学精神时,经常被提到的一个例...

中国人的命及其它

     谈起命和命运很多人会想到“生命”,“革命”,以为“命”者唯生命而已,其实这就有失狭义了。文化之中的“命运”不仅包括了一个人的生命,还蕴有人一生之发展态势,和生活的质量。古今中外都有”算命”的,中国的算命包括了人的吉凶祸福,身家性命,而外国的算命多是预测一个人是不是运气,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和物理(生物电)脉冲...

科学精神的真谛:实事求是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近代的欧洲。它是从中世纪宗教神学中独立出来并从古代思辩哲学中分化出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以军器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科技大量涌入中国,随之兴起的洋务思潮提倡“中道西器”、“中道西艺”,主张在物质层面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后来的维新运动进一步推进“西学东渐”,并把西学扩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