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持久性
影响思考持久性的主要因素:
一、体力。体力越好,持续思考的时间就可能越长,反之,体力差,持续思考的时间不可能很长。有些人体力相当好,但由于思考方法不对,单位时间消耗的精力过大,因而无法持续思考较长时间。有些善于思考的人虽然体质较弱,但单位时间消耗的精力较小,反而能够持续思考较长时间。
二、思考所消耗的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单位时间消耗的精力越大,持续思考的时间就不可能很长。比如,在情绪好时思考问题,就没有无谓的精力消耗,也就能持续较长时间思考问题。
三、耐心。耐心者不容易厌烦,能持续较长时间思考。心急会消耗很多精力,使得单位时间消耗的精力大大增加,容易引起过度疲劳。
思维的持久性可以锻炼、提高。就如锻炼体力一样,开始难以持久,长期锻炼就可建立起过硬的耐力。比如,对于不太复杂的事情,坚持想出解决办法才休息的习惯。科学家的工作时间主要用于思考,但很少感到疲劳。这一方面得益于他们善于用脑,使得单位时间的精力消耗比较小,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
即使是每天工作十二小时的科学家,也常常要放松,比如,每研究90分钟休息10分钟。适当的调节是有益的,过多的调节则会浪费时间及精力,反而不利。
(本文是草稿,写于2002年9月。)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