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法 > 正文内容

听张�D谈建筑设计哲学

2020年05月21日
  1989年10月19日,我们到张�D总建筑师家中请教。虽然已是78岁高龄,但他仍然在建筑设计一线工作,家中的会客室里还摆着绘图板。他兴致勃勃地接待了我们,讲述了作为建筑师座右铭与设计哲学的一席话。

张老在这次谈话中反复强调周恩来总理对其建筑设计的两次指示。一次指示是针对北京人民大会堂设计讲的,在设计中要贯彻的5条指导思想:党的建筑方针是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以人为主,物为人用;古今中外一切精华皆为我用;“画菩萨”;要留有余地。另一次指示是针对他设计的北京饭店新楼说的,周总理强调,大家设计时要注意贯彻实践、群众、全面三个观点。

随后,张老根据亲身体会和丰富的设计经验,对以上逐条加以阐释。

建筑师搞设计必须贯彻党的政策,党的建筑方针是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

有一种观点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定的建筑方针过时了”。这是不对的。要说经济上困难,我们现在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比,有不同的困难。注重经济因素,在我国人口众多的情况下尤为重要。当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准。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建筑使用功能上不能讲排场、摆阔气。如住宅,既然我国30岁以下年轻人占80%,独生子女是长远政策,就不应该搞那么多二室以上的户型。我认为,大部分户型应当是一室半,加上一个小的公共活动厅。北京1981年有35万对(70万人)结婚要房,而新盖不到5万户,第二年结婚人数还要增加,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并不是主张搞什么“干打垒”、简易楼。如果说那么做就是经济,那是对适用的诬蔑。

建筑首先要适用,同时建筑师要注意经济。盖房子是为了用的,不是为了看的。国内也有些同志以奇为好,以怪为好,不注意适用,不注意经济,这是不好的。

现在国际国内都讲环境、建筑、人,中心还是人。建筑设计强调空间,决不要忘了空间是为人服务的,要以人为主。

千万不要闭关自守,抱残守缺,不要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地方主义。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皆为我用”就是民族化的过程。提到民族形式,有的人讲要神似,这个意见很好。历史时期不同,不能照搬,只能做到神似。但是如果“形”完全不似,哪里来的神似?因此,不能把形似和神似割裂开来,由形似提高到神似有一个过程。如同不写生的人,一开始就作写意画那是很难画好的。

据说,有个画家每画完菩萨像,就藏到菩萨画像的背后倾听群众对画像的议论,然后分析这些意见再去修改画像。开始画成的有胡子的观世音,后来才变成符合人民意愿的模样。旧的建筑学教育思想与群众路线格格不入,强调所谓第一构思,即坚持自己最初的想法、并不一定正确的想法,这是不好的。坚持与否要看对不对。最重要的是要异途同归。既然大方向一致,走哪条路都行,不要坚持己见。至于归不归,往那儿归,那要讲道理,靠实践检验。我们主张设计工作走群众路线,搞集体创造,但不能做群众的尾巴。要有民主有集中,有综合、有执笔人。过去连执笔人也不讲了那不好。

我们的认识也不能停止,必须留有余地,才免得由于当时认识不全面给以后造成难以弥补的后遗症。

现在有设计哲理的提法。所谓哲理,就是立场、观点、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建筑师不能以为自己是做技术工作的,可以忽略哲学、方法论。建筑学社会性这么强,每搞一个设计都有个站在什么立场、为谁服务、持什么感情的问题。有了鲜明的实践观点、群众观点,才能前进,才能提高。搞“大本专业主义”,搞“大建筑主义”是不行的。不要总以为自己对,坚持己见。贯彻全面观点就要留有余地,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并且准备将来修改。

张老的观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听张�D谈建筑设计哲学” 的相关文章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人几乎完全不同,我们是简洁少言的方式。汉语文约义丰,充满了随意性、不确定性、模糊性、暗示性,同时也引人遐想,趣味无穷。中国的哲学书多是格言警句式的片断汇集,语句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如《道德经》皆似名言隽语,虽深刻但不系统;如《论语》也是往往以寥寥数语阐述哲学观点,虽简约...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这几个字,范围很广。比如说东方,包括很多国家。本文所讲的东方主要讲我们中国。其实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跟日本是有差异的,但是亚洲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欧洲又有它的共性。   欧洲如果细分,各个国家的思维方式也有差异。比如东欧和西欧、南欧跟北欧的思维方式就不同。同样一个国家,德国东部地区...

日本重视研究失败学

     2002年12月9日,东京大雪纷飞,寒气袭人。东京大学农学系弥生讲堂里却热火朝天,政府、企业、大学和医院等100多位代表在这里为成立日本失败学会而喝彩。  迄今为止,日本失败学会已经掌握了1800多件失败案例,其中630件已由各领域的专家查明了原因,提出了对策。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

达尔文的想象力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很不好,因为他经常“说谎”。譬如,他捡到了一块怪异的石头,就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继续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类的看法。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孩子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却不认为孩子是在撒谎,而是在想象...

迟到的反应

  中国近代史上十分悲壮的戊戌维新距今已整整百年。对近代中国来说,这一个百年可说是“激荡的百年”。而这一历史事件在这风云剧变的百年史中屡屡被人提起,不断被纪念,说明这一事件并未成为历史,而是和这百年史紧密相关,和我们的今天仍有某种“意义”关联。百年前的事件至今仍不失其意义,从这种角度来说,历史的...

从象棋世界透视中西差异

     虽然生长在东方文化的氛围中,但我却是一名国际象棋爱好者,也略略知道一点中国象棋。当我静下心来细细的品位这八八六十四个黑白格与楚河汉界分割的世界时,竟可以发现这里面恰恰映射出了中西文化所遵循的不同精神――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国际象棋虽然产生于古印度,但是其真正的发展、最终的定型还是在欧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