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科技是脚道德是鞋”吗?

2004年01月22日

  说“科技是脚,道德是鞋”,意指道德总是阻碍着科技进步,而科技总会冲破道德障碍而不断进步,从而也推动道德进步。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

  人类文明本来就包含着智与德两个方面。智代表着知识探究和知识发现的成果,知识可转化为技术。德则标志着人的精神境界、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标志着人的行动正当与否,标志着人类正确使用科技力量的智慧。智与德的联系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只有当这两个方面协调生长时,才能保持文明的健康。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智与德没有表现出激烈的冲突。资本主义文明促进了人类智能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改变了人类的道德,但它也使智与德这两个文明的内在维度处于冲突状态,使人类文明的“机理”严重失调,即智能疯长,而道德萎缩。道德规范的改变并不等于道德进步,现代政治和法律都进步了,但道德并没有相应的进步。正因为如此,现代人类已拥有巨大的力量,却缺乏正确使用自己力量的智慧。鉴于人类文明的这种不健康状况,人类道德亟需提升,否则会自毁于自己的强大。科技与道德都是文明所不可缺少的,本没有谁主谁辅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唯智倾向才造成现代文明发展的“机理失调”。所以,不能认为“科技是脚道德是鞋”,不能把科技与道德的关系理解成外在的关系,更不能认为科技代表着进步,道德代表着保守。

  有些科学主义者贬低伦理的最强有力的理由或许是:科技是最可靠、最管用的,伦理、政治和法律都没有科技可靠、管用,所以没有资格去对科技事业进行限制,正如精度较低的衡器无法度量精度较高的衡器的精确度一样。然而,这也是一种谬论。说科技最管用、最可靠,显然只能指科技在指导物质操作、信息处理方面最管用、最可靠。在对文明的整体把握和对人文价值研究方面,在对正当与不正当的分界研究方面,科技显然不是最管用、最可靠的。人类只有在进行各种操作和控制时,才要求尽可能高的精确度;而在进行道德选择和文明方向选择时,我们只要求行动适度或方向正确,并不要求操作性和控制性的精确。所以,让伦理道德、民主法治去与科技比精确性和可靠性是不恰当的,它们在文明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科技是人所从事的事业,科技的善功也只是相对的善功。它没有理由凌驾于社会道德和民主法治之上。道德规范是具有普遍有效性的,没有任何社会群体可以超越于道德之上。简言之,没有任何一种人可以不讲道德,也没有任何一种职业是天然道德的。

  也有些科学主义者反对为科研划定禁区,认为应保障科研的绝对自由。还有人认为科学与技术不同,科学研究应该是绝对自由的,而技术研究不然。实际上现代科学与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承认科技也有其负面效应,就该承认科技应接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从而承认道德和法律有权为科研划定禁区。

  应该把学术自由问题与科研禁区问题区别开来。学术自由是学术繁荣的必要条件。但现代科研不是纯粹思想,纯粹思想可以完全是个人性的。但现代科研一来需要巨额经费,二来与技术密不可分。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应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如果社会各界认为某项技术的应用不仅会严重破坏社会伦理规范,而且对人类安全构成威胁,那便应该通过行政或立法程序加以禁止。这与尊重科学家的学术自由没有矛盾。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科技是脚道德是鞋”吗?” 的相关文章

呼唤中国科学的原创性

    2002年8月,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迎来的第一次数学家大会,会上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数学家。这次大会把菲尔茨奖�D�D数学界的诺贝尔奖�D�D授予了法国数学家洛朗・拉佛阁和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沃沃斯基。中国的数学家虽然也很想获此殊荣,但终未能如愿,因为菲...

中国为什么衰落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而甚至没落,历史的例子有的是。但这些不是小国,就是那些在文化上不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是一个例外。这不是我个人之见。老外学者朋友,一提到中国的历史,都为我们从极盛下降至极衰的这一千年摇头叹息,感到奇哉怪也。   任何国家都有上有落,...

怎样成为一位科学家?

      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必需的!  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这是因为科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已经具有了密切关系。公众因为科学和科学密切有关的技术科学所享受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够...

打好基础 真才实干

      基础功,祖国文字是先锋。尤宜一丝不苟,学到尽善尽美,优读优写,字词标点准确用,莫错笔画莫混同。文字表达流畅通,更添润色简洁功。  陈国达�D�D大地构造学家。1912年1月22日生于广东新会。1980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一环是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治学有道 博识远见

      学习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消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多问几个为什么,切莫人云亦云;经验不等于科学,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学习,去探索。  赵洪璋�D�D作物育种学家。1918年生于河南淇县。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学能力。有些学生毕业...

培养人才 组建梯队

      提高民族素质……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智慧因素,更包括道德因素。人格正是智慧与道德的统一体,培养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完善人格是我们科教工作者共同的任务,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任务。  路甬祥�D�D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1942年4月28日生于浙江慈溪。1991年中国科学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