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何时能像迷歌曲一样迷科学?

2004年05月22日
 

  “什么时候能让公众像迷足球和流行歌曲一样迷科学就好了。”著名物理学家赵忠贤院士在参加一次科普活动时说。

  也许赵院士的愿望永远都无法实现。科学和大众娱乐业相比有着天然的“眼球弱势”。虽然我们也曾看到霍金被热捧,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曾是科学遭冷遇。最典型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次被当作农民,其照片被用到了一个表现丰收主题的广告里,一次被歌迷询问:“他有什么主打歌?”

  不过,如果我们没有误解的话,赵院士并非真的要拿科学和流行歌曲比附,其弦外之音应是进一步凸显科学的影响。对于赵院士的这个愿望来说,利好消息正越来越多。

  一个是,6月29日,也就是今天,被中国科协确定为首个“全国科普行动日”。

  一个是,在日前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邮政总局联合发出的制止报刊摊派通知中,只有科技期刊才能在目前继续进行征订。

  一个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应该说,这些利好政策和消息的出台是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的。

  众所周知,科技普及与科技创新是科技工作的两个方面,就像车子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科技发展必须做到创新与普及并举。中国的科技创新虽然不能说在全球领先,但其成就令人瞩目,与此同时,科技普及状况却令人担忧。

  世界公认的最能测验公民科学素质的是科学素养调查。中国科协公布的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千人里只有14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这一比例仅为美国的1/23和欧盟的1/15。

  在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今天,一个人科学素养的高低,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它已经开始影响到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国民的价值观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同时有学者指出,未来各级政府的任何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政策都要在公众理解基础上才能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公开化。

  然而科技亟待普及的窘境却令人尴尬。仅新闻媒体就制造了诸多科技笑话。“水变油”曾经风靡一时。胡万林和海灯被奉为大师。“小行星撞地球”闹得沸沸扬扬。再如什么基因皇后、核酸食品、纳米商品等事件,都一一把媒体皮袍下面的“小”给榨了出来。作为传播文明的媒体尚且如此,遑论公众。

  各种原因十分明白:一、很多地方重视高端科技,忽视普罗科技,投入和设施不能保障。一个中国人一年的科普经费目前只有一角钱。二、社会上还普遍存在一些错误看法,认为科普只是简单、无创造性的劳动,科普工作者在职称、待遇、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三、科普理论研究薄弱。由于科普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忽视了科普工作的文化功能,对用科学思想占领文化阵地缺乏足够重视。

  去年两会上,有记者问了何祚庥院士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社会科学素养如果长期低下,会有什么危害?何祚庥说:首先,任由封建迷信等泛滥,也许就会成为邪教滋生的土壤。其次,对科学知识所知不多,就容易导致愚昧,看病不找大夫找巫婆神汉。我们知道“治穷必先治愚”,既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也不是社会主义。

  在目前还没有结束的SARS事件中,中国人又因为科学素养低下,吃了一个大亏。很多学者都希望把这次危机变成一个革新契机。我们也希望,这次危机能成为中国人切实重视科学、学习科学的一个契机。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何时能像迷歌曲一样迷科学?” 的相关文章

呼唤中国科学的原创性

    2002年8月,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迎来的第一次数学家大会,会上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数学家。这次大会把菲尔茨奖�D�D数学界的诺贝尔奖�D�D授予了法国数学家洛朗・拉佛阁和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沃沃斯基。中国的数学家虽然也很想获此殊荣,但终未能如愿,因为菲...

中国为什么衰落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而甚至没落,历史的例子有的是。但这些不是小国,就是那些在文化上不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是一个例外。这不是我个人之见。老外学者朋友,一提到中国的历史,都为我们从极盛下降至极衰的这一千年摇头叹息,感到奇哉怪也。   任何国家都有上有落,...

怎样成为一位科学家?

      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必需的!  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这是因为科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已经具有了密切关系。公众因为科学和科学密切有关的技术科学所享受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够...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箴言录

      日本在最近3年中连续涌现了4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野依良治、田中耕一和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这四位科学家分别对科研与国家的关系、治学、人才与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4位诺奖得主的讲话撷英,相信对人们定会大有裨益。日本已经定下目标,要...

打好基础 真才实干

      基础功,祖国文字是先锋。尤宜一丝不苟,学到尽善尽美,优读优写,字词标点准确用,莫错笔画莫混同。文字表达流畅通,更添润色简洁功。  陈国达�D�D大地构造学家。1912年1月22日生于广东新会。1980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一环是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培养人才 组建梯队

      提高民族素质……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智慧因素,更包括道德因素。人格正是智慧与道德的统一体,培养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完善人格是我们科教工作者共同的任务,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任务。  路甬祥�D�D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1942年4月28日生于浙江慈溪。1991年中国科学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