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让科研人员专心搞科研

2004年05月21日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在《光明日报》撰文呼吁,社会上不要追捧院士。对有些地方让院士做组织领导工作,沈国舫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样做恰好是用了院士之短,是人才的浪费,对事业也没有好处。对沈院士的观点,我深以为然。

  众所周知,两院院士群体是我国自然科学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层次的代表,他们拥有大量的、精深的科学知识和科技实践经验,是最为专业的科研人员,是国家的栋梁之材。这么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其精力也是有限的,其时间一刻千金,自然更应专心致志地用于科研。

  记得两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人事制度改革,所属37个研究机构300多个研究室全部与行政职能部门脱钩,500余名研究室正副主任不再作为处级干部对待,而只是科研工作的召集者、组织者。这种改革好,让科研人员全力以赴搞科研,值得效仿。可惜的是,虽然我很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但始终没有发现效仿者。

  毋庸讳言,长期以来,科研领域的“官本位”和科研行政化倾向颇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工作,浪费了人才资源。比如,有些科研人员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而是在有限的几个“官位”上争来争去,似乎不弄个“官”当当心理上就不能平衡,人生就有缺憾。再比如,某某科研人员科研上取得了成果,往往会被提拔到行政岗位上来,似乎不委以一官半职就不足以说明对其爱护和重用。还有,社会上评价一个科研人员,也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其行政职务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凡此种种,都值得总结和思考。

  古人云:“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铁车能负重,过河不如舟。科研人员最大的特长就在于“科研”。正像沈国舫所说,院士不可能是万能的,而是各有专长的,他们大多是各个特定方面的专家。人才管理学告诉我们,用人要用其所长,即给予一个人的岗位,应该最能剌激他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潜力。用人所长,则其如虎添翼;而用非所长,则会埋没其才干和智慧。大量事实也一再证明,有些颇有建树的科研人员当上领导后,整日疲于应付繁杂的行政事务,想搞科研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不仅政绩平平,久而久之连自己的专业也荒疏了。这不是一种莫大的浪费和损失吗?

  很显然,与行政级别脱钩的改革和沈院士不要勉强让院士做组织领导工作的呼吁,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要给科研人员卸下“包袱”,让他们扬长避短,一心一意地献身于科研事业,在科研上搞竞争、比贡献。这于国于民于己,都是善莫大焉!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让科研人员专心搞科研” 的相关文章

呼唤中国科学的原创性

    2002年8月,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迎来的第一次数学家大会,会上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数学家。这次大会把菲尔茨奖�D�D数学界的诺贝尔奖�D�D授予了法国数学家洛朗・拉佛阁和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沃沃斯基。中国的数学家虽然也很想获此殊荣,但终未能如愿,因为菲...

中国为什么衰落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而甚至没落,历史的例子有的是。但这些不是小国,就是那些在文化上不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是一个例外。这不是我个人之见。老外学者朋友,一提到中国的历史,都为我们从极盛下降至极衰的这一千年摇头叹息,感到奇哉怪也。   任何国家都有上有落,...

打好基础 真才实干

      基础功,祖国文字是先锋。尤宜一丝不苟,学到尽善尽美,优读优写,字词标点准确用,莫错笔画莫混同。文字表达流畅通,更添润色简洁功。  陈国达�D�D大地构造学家。1912年1月22日生于广东新会。1980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一环是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治学有道 博识远见

      学习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消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多问几个为什么,切莫人云亦云;经验不等于科学,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学习,去探索。  赵洪璋�D�D作物育种学家。1918年生于河南淇县。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学能力。有些学生毕业...

培养人才 组建梯队

      提高民族素质……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智慧因素,更包括道德因素。人格正是智慧与道德的统一体,培养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完善人格是我们科教工作者共同的任务,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任务。  路甬祥�D�D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1942年4月28日生于浙江慈溪。1991年中国科学院学...

爱我中华 为国献身

      伟大时代的历史使命已落到年轻一代的肩上,你们能够挑起来,而且必须挑起来。只有中华民族振兴,中国各方面的事业发扬光大了,那时你才可以在世界各国面前抬起头来;才能扪心无愧地对下一代或更下一代人说:“我们,这一代人并没有白活。”   钱钟韩――热工自动化专家。1911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