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在“忙活”些什么?
2000年,美国学者迈克尔.T.克莱尔推出《资源战争:全球冲突的新场景》一书,书中大胆预言:21世纪,资源匮乏将成为国家之间冲突的最重要的根源。未来的战争是为了最宝贵的和日益减少的资源的供应而爆发。他在2001年,预测到中东不久将发生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不久,“伊拉克战争”应声而起。
以上,为什么不是中国学者?
前不久,杨振宁说:“华人科学家获生物医学诺贝尔奖,我相信这个时间不会超过10年!”不过,此“华人”指的是海外华人。
而今朝核问题、台海问题、中国和平发展问题、美国未来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一一摆在中国学者面前。总不能尽放“马后炮”,再作“事后诸葛亮”吧。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学者今天“感兴趣”的是什么?在“忙活”些什么?
一些经济学家成为现行政策的单纯“传声筒“,粉饰太平,作违心之论。例如鼓吹“改革代价论”。(牺牲一代老工人的利益)
一些学者“为人民币服务”,拿着“双份津贴”,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有意识地将政策导向利于自身增值的方向,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与民族利益之上。
一些文艺团体,为“应景”而创作、排演戏剧。“戏为获奖排,演完就拆台”。一些研讨会成了“吹捧会”,缺少真知灼见,缺少不同的声音,研讨的价值丧失贻尽。有的“专家”打着“十五国家级课题”的招牌,到处搞培训,设实验基地,推销教材,挣了个盆满钵满。经查,“课题”是假的。假刊物,假论文,“剽窃教授”,层出不穷。
淮河一场暴雨,5亿多吨高指标污水形成150多公里长的污水带,“扫荡”淮河中下游,创下淮河污染“历史之最”。让淮河治污“十年之丑”顿时暴露无遗!这一“个案”拷问“治污”学者,十年间如此作为?
在“2004生命科学论坛”论坛上,诺贝尔奖获得者做了学术报告后,在40分钟的提问时间里,那一千来个与会者一片静默,他们多数是官员代表。
中国10年教育乱收费惊人。有的专家谈起乱收费的原因头头是道。为什么不敢说,如此多的乱收费到底进了多少部门、多少私人的腰包?有不少学者害“软骨病”,“失语症”。
一些博士从政后,两眼向上,两手捞钱,异化成十足的官僚甚至贪官。板子当然全部打在学者身上。在一些地方权力仍然至上,以权乱政,把专家当做“应景”的摆设,专家意见合自己的胃口则用之,不合则弃之。专家论证不敌“长官意志”。专家管得住“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的地方大员吗?一些仗义执言、说了真话的专家受到冷落、排挤,为民请命者的日子不好过。
肯定地说,中国学者中不乏钟南山、吴敬琏等一批志士仁人。问题是,他们为什么不能“形成气候”?
制度比学者的良心更重要,比学者的才华更珍贵。其实,我们不乏好的制度,也不缺政府高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决心,甚至也不缺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例如去年SARS爆发期间,政府高层领导的决定就执行得很好。但是整个社会,目前还缺乏对学者的尊重、缺乏学术的独立与自由,缺少实现学术价值的良好环境。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真正的学者,不仅具有济世的本领,还具有独立不羁的人格力量,且能在艰难的抉择中,坚守学术与人格良知,发扬学者的批判精神。在世界形势风云变化的格局中,为国家完成重大的“课题研究”,发出中国学者坚定的声音。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