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创造的自由比获诺奖更重要

2009年10月11日
   

当一个孩子在家里就被告知要“听话”,唯唯诺诺,进了学校很难有创造力;一个在学校里稍为培养了一点创造精神的人,出到社会要乖乖听任种种权力的无端训导,也会抹杀创造力。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渐次公布结果,我估计中国又将颗粒无收,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都无望拿奖,杨振宁不是说了么:“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有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

下结论应该以事实为依据,杨振宁凭什么放出狂言?不过不要紧,反正大炮放出去了,落哪算哪,20年后的事他管不了那么多。

其实,一个诺贝尔奖算得了什么,拿不拿又有什么关系?有人统计,至今已有8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而成立60年的新中国,没有冒出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们不也喊着灿烂文明走过来了么。而况,区区几百万奖金,对于那些在中国顶级大学和科研所里的精英来说,一两个项目就能搞定了。

然而,诺贝尔奖毕竟是物理化学文学经济领域的最高奖项,是这些领域名副其实的奥运会,其荣誉和标志性意义不言而喻。多少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有没有产生世界级的知识精英,一个民族有没有为世界贡献伟大的文明,处处要争个赢的中国人有“诺贝尔情结”很自然。

很可惜,诺贝尔奖不是奥运会,如果是凭吃苦力、下死劲就能夺冠,我们完全可以用“举国体制”培养几个体育精英,包打天下。但要获得诺贝尔奖就不能这样,它不是“体育”比赛,也不只是“智育”比赛,归根到底是“创育”(创造)比赛。

中国人并不蠢,如果仅仅是智力的比赛,中国没有理由不拿诺贝尔奖。那些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比如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智力不差外人,又不能拿奖,只能说创造力太差。

人天然地具有探求真理和进行创造的本性,只要条件许可,不受压制,这种本性就会自然释放出来,这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人的发展的自我要求和体现。我们丝毫也不必担心人没有创造力,尽管不同民族和人种可能存在创造力的大小、取向之别。而是担心创造的自由有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与保障,因为创造的自由首先是自由的创造,就是对既存的挑战,宽容才变得极为重要。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人拿不了诺贝尔奖,是学校教育的沦落。这固然不错,但是我们不能单纯指望学校教育来解决这个问题,整个民族的文化和制度恐怕都应该进行反思。当一个孩子在家里就被告知要“听话”,唯唯诺诺,进了学校很难有创造力;一个在学校里稍为培养了一点创造精神的人,出到社会要乖乖听任种种权力的无端训导,也会抹杀创造力。

耶鲁大学校长施密德特称中国的大学,“缺乏解放人的个性,培养人的独立精神的特点”,这恐怕也是中国整个社会的客观分析。“淮南为橘,淮北为枳”,那些跑到国外去就能拿诺贝尔奖,也反证国内缺乏创造的自由空间。我们的教育不是要像夺取奥运会冠军一样去拿诺贝尔奖,但如果每一个人天然的创造力得到自由地发挥,只怕我们会拿诺贝尔奖拿到手酸。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创造的自由比获诺奖更重要” 的相关文章

呼唤中国科学的原创性

    2002年8月,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迎来的第一次数学家大会,会上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数学家。这次大会把菲尔茨奖�D�D数学界的诺贝尔奖�D�D授予了法国数学家洛朗・拉佛阁和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沃沃斯基。中国的数学家虽然也很想获此殊荣,但终未能如愿,因为菲...

中国为什么衰落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而甚至没落,历史的例子有的是。但这些不是小国,就是那些在文化上不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是一个例外。这不是我个人之见。老外学者朋友,一提到中国的历史,都为我们从极盛下降至极衰的这一千年摇头叹息,感到奇哉怪也。   任何国家都有上有落,...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箴言录

      日本在最近3年中连续涌现了4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野依良治、田中耕一和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这四位科学家分别对科研与国家的关系、治学、人才与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4位诺奖得主的讲话撷英,相信对人们定会大有裨益。日本已经定下目标,要...

治学有道 博识远见

      学习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消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多问几个为什么,切莫人云亦云;经验不等于科学,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学习,去探索。  赵洪璋�D�D作物育种学家。1918年生于河南淇县。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学能力。有些学生毕业...

培养人才 组建梯队

      提高民族素质……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智慧因素,更包括道德因素。人格正是智慧与道德的统一体,培养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完善人格是我们科教工作者共同的任务,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任务。  路甬祥�D�D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1942年4月28日生于浙江慈溪。1991年中国科学院学...

爱我中华 为国献身

      伟大时代的历史使命已落到年轻一代的肩上,你们能够挑起来,而且必须挑起来。只有中华民族振兴,中国各方面的事业发扬光大了,那时你才可以在世界各国面前抬起头来;才能扪心无愧地对下一代或更下一代人说:“我们,这一代人并没有白活。”   钱钟韩――热工自动化专家。1911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