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从未领先世界

2009年10月15日
   

中国是硕果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灿烂的文明,但是文明和物质的发达不等于科技的发达,中国有四大发明已经被大家熟知,并且广泛的宣传,而四个发明起源于中国还是外国人提出的,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李约瑟。

我们看中国的四大发明就会发现,中国这些发明最后灿烂的发展的都不是中国人,造纸在中世纪后欧洲就领先了,火药更加如此,中国经济还领先世界时就要依靠西方的红衣大炮了,指南针和印刷术也是如此,中国的发明是点,而不是面。而这些与之类似的点西方有没有呢?

我们对于西方的一些重要的发明却很少提及,这很不正常的,不久前的《汉武大帝》的电视提到了汉武帝发现匈奴的宝刀比汉朝的好进行仿制的情节,这还引起众多人的质疑,实际上大家如果仔细观察过古罗马的雕塑,就可以知道这样的雕塑没有精致的钢制工具是不行的,同时雕像武士的武器也明显为钢刀,这些均远远早于中国,炼钢也应当是不低于中国四大发明的重要发明,同时还有著名的科林斯瓷瓶、大流士金币等等,所以陶瓷冶金也不是中国最早。所以光以一点的的超出就说明国家的领先,是没有道理的,就如现在中国有一个科技的较大发明就说现在中国科技赶超了世界一样的可笑。

在这里我们要区别科技领先与文化、文明、知识、经济的领先的区别,中国的文化领先我不否认,中国的儒家治国在国家的管理方面早早的领先世界,中国是统一集权的大国,在古代的交通和通讯的条件下管理这样大的国家不是分封而是中央集权是需要高超的管理技术的,中国古代在很多知识上的领先我也不否认,中国的经济的领先就更不用说,在西方的中世纪,中国的GDP占世界的比重远远超过当今的美国,综合了文化、知识、科技、经济的文明的领先,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单单就科学而言,中国古代从来没有领先于世界,因为科学是系统的实验验证和明确的理论体系,中国是没有的,所以爱因斯坦明确说过,科学与古代中国无缘(见《走近爱因斯坦》许良英、王瑞智编辑,由本人投资出版,当年被评选成为影响中国的100部好书之一)。

对于世界的认识,中国古代基本是点,中国没有逻辑学的概念,所有的知识在感性的阶段,并没有通过逻辑推理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比如勾股定理,中西方就是明显的例子,勾股定理在中国的表述是勾三股四玄五,而西方是两直角边的平房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是多大的差别,再如在建筑学上,中国的古建是按照营造法式做的,而工程人员依据的也就是简单的梁、柱、掾等的比例关系,并没有详细的计算公式,是无法与西方的建筑精密的几何学计算公式相比的。再如中国的长城,除了明代长城外,早期的长城基本是土夯的,长城的建造体现在工程量上,而不是工程的难度,就是把一段城墙的长度延伸下去,是复制,所以科技含量是不高的,而这个工程量正体现了中国当年的经济发达程度,是经济能力的象征,也可以是文明的象征,但是科技含量却成为不了举世卓绝的象征,而罗马大竞技场的伟大才体现在其科技的含量上,其规模本身比现在中国的奥运体育场还要大,完全用石材精密的建造,而且经过了二千年的时间考验,中国历史上就没有这样伟大的建筑存在,中国现在修复太和殿、祈年殿的施工队我本来以为怎么着不是特一级资质也要有个一级资质,最后我发现这个施工队是二级工程总包资质,因为我们的太和殿建筑面积只有2000平米!它的雄伟是要依靠前面的广场尺度来衬托的,如果是单体的建筑与西方的神殿和大教堂比起来简直是噤若寒蝉。而圆明园最大的建筑大水法,也是依靠西方工程师才建成的。对于西方的科技的发达还有一个东西给我非常深的印象,就是故宫的一个钟表,该钟表到时会有一个小人出来,蘸墨写下“八方向化、九土归一”两行八个字,字字笔墨饱满,而这全部是由机械实现的,这个钟表的时间在17世纪,足以说明当时西方技术的发达,现在我们国家的机械制造技术能否达到这个水平呢?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科技是否领先,在于这个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在于这个国家的精英的科技水平,在于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的科技水平,而不是是否有个别超凡脱俗的科学家,但恰恰在这一点上中国非常的落后。中国的学者说中国的科技领先时总爱举例中国的伟大的技术发明者,但是对于中国当时社会人群的整体科技现状却避而不谈,这里我要说的是古代中国的精英和统治阶层均沉浸在儒家文化中没有起码的科技知识。最简单的说就是中国的进士们连最普通的加减乘除都不会的,从而中国从上到下的官员也不会的,会打算盘算术的是钱谷师爷。中国常说的一句俚语叫“谁谁心里有一个小九九”,意思就是说谁会算计,而这个小九九,实际上就是九九乘法口诀!中国的数字书写方式是无法进行笔算的,会打算盘也只是少数的账房先生会,所以在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洋学堂的小学生也可以看不起进士了,而能够成为进士是每年全国才有100人左右,与现在高考的全国前100名可比,是一个省市的高考前三名的水平,是绝对的社会精英,这样的精英群体远离科技,怎能说中国的科技领先呢!所以对于读书人基本不会算术的国度,更别说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了,科技哪里有发展的土壤!

中国人非常爱吹嘘自己的祖先,谁成功了都要给自己攀附一个名人祖宗,中国非常爱炫耀自己国家古代的强大,掩盖落后和惨痛的历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比如蒙古对于世界的大屠杀,只有中国把蒙古的血腥行为掩盖,所以在对于中国历史上的科技发展问题上,也有意的进行了夸大,刻意混淆了文明、文化、经济等与科技概念的区别,但是中国的这种传统,这样对于历史不实事求是的做法,恰恰阻碍了社会对于自己的反思,阻碍了中国认识自己的问题,阻碍了中国今后的发展。没有科技的发达,可以是富国但是成为不了强国,当年鸦片战争时中国是富而弱,所以任人宰割,因此富强需要科技的发展,在中国建立发展科技的适合中国的体制,这需要有对于历史深刻的认识的。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从未领先世界” 的相关文章

呼唤中国科学的原创性

    2002年8月,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迎来的第一次数学家大会,会上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数学家。这次大会把菲尔茨奖�D�D数学界的诺贝尔奖�D�D授予了法国数学家洛朗・拉佛阁和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沃沃斯基。中国的数学家虽然也很想获此殊荣,但终未能如愿,因为菲...

中国为什么衰落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而甚至没落,历史的例子有的是。但这些不是小国,就是那些在文化上不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是一个例外。这不是我个人之见。老外学者朋友,一提到中国的历史,都为我们从极盛下降至极衰的这一千年摇头叹息,感到奇哉怪也。   任何国家都有上有落,...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箴言录

      日本在最近3年中连续涌现了4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野依良治、田中耕一和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这四位科学家分别对科研与国家的关系、治学、人才与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4位诺奖得主的讲话撷英,相信对人们定会大有裨益。日本已经定下目标,要...

治学有道 博识远见

      学习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消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多问几个为什么,切莫人云亦云;经验不等于科学,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学习,去探索。  赵洪璋�D�D作物育种学家。1918年生于河南淇县。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学能力。有些学生毕业...

培养人才 组建梯队

      提高民族素质……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智慧因素,更包括道德因素。人格正是智慧与道德的统一体,培养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完善人格是我们科教工作者共同的任务,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任务。  路甬祥�D�D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1942年4月28日生于浙江慈溪。1991年中国科学院学...

爱我中华 为国献身

      伟大时代的历史使命已落到年轻一代的肩上,你们能够挑起来,而且必须挑起来。只有中华民族振兴,中国各方面的事业发扬光大了,那时你才可以在世界各国面前抬起头来;才能扪心无愧地对下一代或更下一代人说:“我们,这一代人并没有白活。”   钱钟韩――热工自动化专家。1911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