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乔布斯和他那个不可复制的时代

2011年10月13日
    “有三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只诱惑了夏娃,一只砸醒了牛顿,还有一只正握在乔布斯手中。”

  当这句话成为世界级的流行语录时,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史蒂夫・乔布斯,正登顶其声望的最颠峰――他一手打造的iPod、iPhone、iPad,均已风靡全球;他一手缔造的苹果公司,其市值一度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首富;公司持有的现金储备,甚至超过了美国政府。“他也是唯一一名受到数百万消费者顶礼膜拜的商人。”先后七次将其列为封面人物的美国《时代周刊》如此评价。

  但变故,陡然降临。

  2011年8月24日,在全球一片惊讶和愕然中,乔布斯宣布辞去苹果CEO一职。尽管没有道明原因,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个8年来一直饱受癌病折磨的苹果教主,不但将由此告别其神话般的苹果舞台,甚至可能不久于人世。在媒体随后曝出的近照中,乔布斯瘦骨嶙峋,只能靠轮椅代步。而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2月宴请硅谷商业领袖的一张照片,也再次成为热点。照片中,坐在奥巴马身旁的乔布斯,只留给观众一个单薄而黯然的背影。

  不管是极度讨厌还是狂热追捧乔布斯的人,不管是他的商业伙伴还是竞争对手,此时此刻,无不有一种深深的刺痛感,为乔布斯的幸与不幸,为一个商业天才在上帝面前的无力与无常。苹果股价也由此应声大跌,市值一天蒸发180亿美元,相当于三个联想。投资者开始担心苹果的辉煌从此不再,并重蹈1985年的覆辙――当年,苹果因为乔布斯的离职,一度衰败到濒临破产的地步。“一个时代结束了”,无数的人如此评价,无数的媒体也以此为标题,表达着对乔布斯的敬意与感伤。

  离开了乔布斯的苹果到底会怎样?其实,没有人可以准确回答,包括乔布斯自己。就像当年没有人可以想象,从地下车库起家的乔布斯能将苹果捧上今天的高度,否则,苹果当年就不会将这位创始人“扫地出门”了。在我看来,离开了乔布斯的苹果会不会再甜,这只是一个具体商业公司的具体商业行为,丝毫无损于乔布斯对这个时代的贡献。乔布斯的价值,不仅在于他赋予了苹果太阳般的辉煌,更在于他将科技和艺术结合,让商业理想主义焕化出无与伦比的力量,让世界为之精彩,让消费为之惊喜。

  从这个意义上说,属于乔布斯的苹果时代将从此不再,因为这样的乔布斯独一无二,无可复制;但属于乔布斯的商业理想主义时代,则刚刚开启。

  乔布斯并不是一位命运的宠儿。1955年出生于旧金山的他不仅是一个私生子,而且一出生就被生母送人。他好不容易上了大学,但只一个学期就辍学了,因为他花光了养父母所有的积蓄。辍学后的乔布斯一度靠捡可乐瓶维持生计,甚至还去印度教神庙帮助敲钟来换取免费午餐。1976年,乔布斯与好友筹得1300美元,在地下车库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踏上了个人电脑的时代大潮。但9年后,乔布斯却被自己一手请进的CEO联合董事会,赶出了苹果大门。1997年,深陷困局的苹果不得不请回乔布斯,苹果从此得救,并开始了新的辉煌。但重归苹果刚刚6年,乔布斯就被查出患有胰腺癌,后又被发现患有肝癌。而今,在与死神抗争8年之后,乔布斯终于选择了辞职。8年间,员工誉其为“地狱来的老板”,有媒体甚至为他发布过“死亡公告”。

  乔布斯还是一位性格极度怪异的人。读书时,他不仅以嬉皮士自居,还使一位女生怀孕生女,但他只给女儿取了个名字,便撒手不管。在创立苹果之前,乔布斯因为穿着邋遢身上异味太重,被公司安排去上夜班。在苹果,乔布斯是精神领袖,但也是偏执、自大、粗暴的代名词。据说员工非常害怕与乔布斯同乘一座电梯――他会突然发出尖锐的问题,如果你的回答不符合他的心意,可能没下电梯就被开除了。

  但这一切,均没有影响乔布斯作为一位商业天才的存在与创造。和所有白手起家于硅谷的新技术英雄一样,梦想是那个时代最灿烂的商业阳光,不问出身,只问耕耘。而乔布斯与众多硅谷英雄不一样的地方,则在于他对商业理想近乎教徒般的执着与疯狂。“活着就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他对产业方向有着天才般的嗅觉,而对产品和技术细节又有着近乎魔鬼般的苛求。他从不迎合,而是创造――不管是市场格局还是消费需求。从发明个人电脑iMac,到建立一个便捷式媒体播放器的全新市场,再到触摸手机和平板电脑时代的华丽上演――苹果在他的手里就像一个商业艺术品,在不断的打磨与完善中,一次次惊艳登场,一次次倾倒众生。

  尽管乔布斯并没有像比尔・盖茨一样成为“世界首富”,因为他只持有很少量的苹果股权。但苹果无疑是继麦当劳、微软和谷歌之后,又一“美国梦”的标杆。在被电脑和互联网彻底改变的世界大潮面前,乔布斯引领了这个时代,并以自己的成功,验证了它的美丽。他宣告了商业理想主义的重生,并使之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个体的乔布斯当然无法复制,但这样的时代土壤,就在每一个新硅谷英雄的脚下。

  不过,对于在远在大洋彼岸的我们,这样的时代还很遥远。中国的企业家可以安然享受苹果提供的精致产品,却无法像乔布斯一样直面自己的梦想。在权力主宰的商业生态里,他们还停留在“夹着尾巴做人”的阶段。这注定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之难,更注定了因为中国式乔布斯的缺失,商业世界的冷酷与寡然。

  据悉,乔布斯当初之所以将咬了一口的苹果图案作为公司商标,是为了纪念他的偶像、英年早逝的“计算机世界第一人”――艾兰・图灵。图灵42岁自杀身亡时,床头放着一只苹果,只咬了一小半。而今,面对乔布斯被疾病折磨的背影,许多人再次感叹天妒英才,却似乎忘了,乔布斯手里握着的,从来都是一只残缺的苹果。这是他梦想的起点,更是他价值的源泉。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乔布斯和他那个不可复制的时代” 的相关文章

呼唤中国科学的原创性

    2002年8月,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迎来的第一次数学家大会,会上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数学家。这次大会把菲尔茨奖�D�D数学界的诺贝尔奖�D�D授予了法国数学家洛朗・拉佛阁和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沃沃斯基。中国的数学家虽然也很想获此殊荣,但终未能如愿,因为菲...

中国为什么衰落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而甚至没落,历史的例子有的是。但这些不是小国,就是那些在文化上不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是一个例外。这不是我个人之见。老外学者朋友,一提到中国的历史,都为我们从极盛下降至极衰的这一千年摇头叹息,感到奇哉怪也。   任何国家都有上有落,...

怎样成为一位科学家?

      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必需的!  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这是因为科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已经具有了密切关系。公众因为科学和科学密切有关的技术科学所享受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够...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箴言录

      日本在最近3年中连续涌现了4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野依良治、田中耕一和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这四位科学家分别对科研与国家的关系、治学、人才与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4位诺奖得主的讲话撷英,相信对人们定会大有裨益。日本已经定下目标,要...

打好基础 真才实干

      基础功,祖国文字是先锋。尤宜一丝不苟,学到尽善尽美,优读优写,字词标点准确用,莫错笔画莫混同。文字表达流畅通,更添润色简洁功。  陈国达�D�D大地构造学家。1912年1月22日生于广东新会。1980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一环是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治学有道 博识远见

      学习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消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多问几个为什么,切莫人云亦云;经验不等于科学,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学习,去探索。  赵洪璋�D�D作物育种学家。1918年生于河南淇县。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学能力。有些学生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