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大智出草根――草根网2012新年献辞
――题记
大约四年前,有朋友知会我:经常在草根网拜读您的大作!我一脸迷惑:什么草根网?从来没听说过?怎么会有我的文章呢?更令人诧异的是,我从来没有在草根网上传过哪怕一篇文章,但 点击率在我的全部博客中是最高的。近四年来,海内外不断有朋友说通过草根网了解到我及注目礼思想,不得不让我刮目相注――难道这就是草根的野性力量?
毫不隐瞒,我对草根有一种偏爱。最明显的,草根由于接地气,经风雨,往往更有灵性、生机和创造力,散发野性的张力,“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正斯谓也。古语云:“ 自古将相出寒门,历来纨绔少伟男。”一定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就是草莽英雄所创造。汉高祖刘邦曾感言:“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不是天命,而是有相当的必然性。事 实上,从中华历史看,开国君王大多是草根出身。
不要说帝王将相,就是在学术与思想上――这原本是一个讲究温文尔雅的行当,但事实一再表明,大成就者往往也是草根出身,而非科班所就。茅于轼先生是当代中国的微观经济学大家,但 他并非经济学科班出身,而是人到中年时才“空降”经济学的。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先生和陈文胜先生――所谓“北李南陈”――都不是科班出身,而就是稻田中洗脚上岸的,给三农学界吹 来一欧股带着泥土芬芳的风。据我所知,草根网有一大批学者也都是半路杀出,活跃的如青年学者高连奎先生和相晓冬先生,都在人文领域卓有成绩。各行各业几乎都可以寻到草莽英雄的踪 迹,他们横空出世,他们敢作敢为,让人们的眼睛为之一亮。
这是科班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的,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是典型的科班,一直在正规学院内学习和工作,但他在为高小勇先生一本书作序时,以大标题的形式提出一个问题:“经济学需要学 吗?”这不能不让科班大跌眼镜,而且他的答案也不太给科班面子:经济学是可以不学而达的,尤其大师,往往不学而达。五常先生在文章中特别提到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约翰・弥 尔,三位大师在经济学上都算无师自通,尤其是李嘉图,原本是个商人。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镇,所提出的“交易成本”让经济学焕然一新,但科斯 搞经济学也是玩票友,他原本是学数学的。
为什么学术与思想上的大绩大效往往由草根或黑马所成就呢?简单地讲是两个原因,从外在讲是思维定势难以突破,在内在讲是内生动力不够强大。思维定势的确难以突破的,颇有影响的美 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系统论述过科学革命的逻辑和结构,认为核心在于“范式”,真正能在科学上发现或创建范式的人极其稀罕,绝大多数科学家所从事的活动都是“解题”,也就是 使用既成的范式来分析和解释现实与问题,说白了,绝大科学家所从事的是事务性工作,是在既成的范式定势下工作。这是每个人应该都有的经验,人很容易被思维定势所拘。
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内生动力不够强大,真正做好一桩事,不论什么事,都需要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在谈到做企业时,张瑞敏先生曾有一个感悟:“搞企业,如果你悟不出来,没用;别人 告诉你也没用。真的,就像禅宗说的,借来的火点不亮自己的心灵。只有靠自己。”英雄所见略同,王利芬女士最近有一个感言:“很多时候一件极为正确的事如果是别人告诉你的,而不是 从你头脑从你心里想明白的,你仍然不可能抓住它。”这就是内生动力的制高性,民营企业为什么比国有企业会更有活力和效率?原因就在于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让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有 内生动力。
内生动力是根本。一般草根虽没有范式的拘束,但如果内生动力不够强大,也容易陷入自我的范式。一般科班虽有范式的约束,但如果内生动力足够强大,也可以返本归源,突破既有的范式 ,乃至革旧科学的命,创建新的范式。内生动力是“从来大智出草根”的真正原因,他们原本不是弄学术的,学术爱好是票友行为,正因为票友,草根们的学术行为往往出乎天性,发自衷心 ,更容易有“一间真疑不间断,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生猛劲,再加上内在没有范式的约束,外在没有职称的压力,因而更容易大有建树。
中华早有“礼失求诸野”的古训,今天的中国尤其呼唤草根和黑马,重要原因也在于当今学术界的衰朽。著名学者张鸣先生曾感言:“笔者所服务的高等教育界,满眼看去,净是些制造垃圾 的机器和这些机器造出来的垃圾,久而久之,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不仅鼻子都习惯了,连眼睛都麻木了。”真正能令人注目凝视的价值在哪里呢?值此新的龙年飞临之际,祝愿草根网的草 根博主们,不用扬鞭自奋蹄,用内生动力燃烧自己,一个个飞龙在天,在草根网团队打造的舞台上继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伟大学术与思想!
最后,作为注目礼“老夫”,诚向多年以来注目注目礼思想的海内外草根粉丝并草根网团队表示我诚挚的注目致礼,注目礼思想论的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我”,真正属于每一个人自己的思想 ,她永远与大家不离不弃,说好啦,2012,龙年同飞!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