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爱因斯坦给人们的启示

2018年03月19日
 

   爱因斯坦离开我们已经半个世纪了,但他的思想光辉,他的道德力量,依然活跃在人间。今年,我们纪念他,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他的这种精神;学习他不畏艰险、不畏强权,甘心为真理献身、为正义牺牲的崇高品德;学习他在学术道路上不盲从传统、不固步自封,始终一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学习他关心人、尊重人,反对偶像崇拜、反对专断的民主精神;学习他宽容专注、淡泊明志而又对社会负责的崇高思想境界……

  

  宽容、专注,孕育相对论

  

  学会宽容,放飞心灵,把整个身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事业,这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充实人生的基石。爱因斯坦认为,宽容就要尊重他人自由、自主的权利,为此曾说,“宽容意味着尊重他人的无论哪种可能有的信念”。的确,给出的是宽容,回报的才可能是宽容。爱因斯坦一生宽容的个性使他摆脱外界不良因素的束缚,有充足的精力和思想空间进行研究。

 

  正是宽容之心,使爱因斯坦根本不把周围的不良影响和桎梏放在心上,为自己所向往的目标专心奋进,这一性格特质很早就体现出来了。

  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小时候功课并不好,却似乎天生醉心于大自然,并喜欢对周边的事物进行思考,这客观上锻炼了爱因斯坦的思维能力。

 

  12岁时,接触《力和物质》、《自然科学通俗读本》两本书后,爱因斯坦迷恋起宇宙及自然规律等科学奥秘。1894年6月,爱因斯坦一家除爱因斯坦外,迁居意大利。他要独自留在路易波尔德中学读完高中,与学校教育格格不入的爱因斯坦,只能孤独地走着自己的路。在校外,爱因斯坦虽不爱说话,可心灵是恬静自由的,他的同学还在平面几何的浅水里扑腾,他却利用课余时间已畅游在微积分大海里了。在校内,这位未来物理学大师的成绩,除数学外,几乎就没有什么好分数。老师们嫌他“生性孤僻、智力迟钝”,责备他“不守纪律、心不在焉、想入非非”;同学们大都视他为陌路人,极少来往。学校的训导主任甚至对爱因斯坦的父亲直截了当地说:“做什么都没关系,你的儿子将是一事无成的。”

 

  在以后数年里,爱因斯坦依然不理会别人的评价和干扰,专注于自己倾心的事情。正是爱因斯坦这独立思考、不受迂腐思想束缚的个性,将他一步步地引入无限自由的思想空间,于1905年促成狭义相对论的诞生。如果爱因斯坦当初没有宽容的心态和专心于自己事业的精神,恐怕永远也不会发现相对论。

  

  淡泊超然享人生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爱因斯坦超脱地看待相对论给自己带来的荣誉,在他的心灵世界里丝毫没有名利的位置。26岁的爱因斯坦用五篇精彩的论文征服了世界,也奠定了他在世界科学史上的不朽地位。面对巨大的成就和满世界飞来的荣誉,爱因斯坦会怎么做呢?

 

  当狭义相对论已经广为人知的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爱因斯坦是谁,甚至想当然地认为他是哪个著名大学的大牌教授!而此时的爱因斯坦仅仅是一名被专利局聘用的小职员,每月赚取微薄的薪水养家。不过,当他已成为世界名人的时候,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为了聘请他,竟然在薪金问题上“讨价还价”,经过几度缩减,最后总算说服爱因斯坦接受16000美元的年薪,而这个数目也是他强烈要求的3000多美金年薪的数倍了。是爱因斯坦不需要钱吗?不是,他认为自己生活和研究工作不需要那么多钱,因为“我的时间不是用来花费金钱的”。

 

  爱因斯坦的淡泊还表现在对自己的巨大成就的谦逊,也正是这样的态度才使其免受名利之累。正如他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所说:“我每天无数次地提醒自己:我的外部的和内在的生活,都依赖于我的同时代人和我们先辈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正在领受和将要领受的东西。我深感必须俭朴,并且时常痛心地发觉,自己占有了比需要更多的我的同胞的劳动产品。”

 

  爱因斯坦对名誉地位并没有放在眼里。就拿对待死亡一事来说,爱因斯坦明确立过遗嘱说:“我死后,切切不可把梅塞街112号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我在高等研究院里的办公室,要让给别人使用,除我的科学理想和社会理想,我的一切都将随我一起死去。”

 

  就是这样,抛去了世间的名利,获得了整个人类的尊重,爱因斯坦的精神境界也随之得到了升华。

  

  抑恶扬善,对社会负责

  

  科技成果对人类的作用是相对的,如果用于造福人类的事业,无疑是受欢迎的,如果用于毁灭人类或者用于造福人类却有极大副作用,也会受到人们的抱怨。

 

  对此,爱因斯坦也有个转变的过程,曾经在爱因斯坦的建议下,美国在二战时期开展了原子弹研究。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结束,爱因斯坦为此立下了巨大功劳,然而,原子弹对人类的威胁也是超出当时人们想像的,爱因斯坦曾经认为政府应该对战争的任何罪恶负起责任。但是,爱因斯坦最终改变了他的观点,在他去世前一个月,他向一位科学家写信,表示自己内心对原子弹研究的不安和内疚。他认识到,科学家应该对人类滥用科学技术负责,不能将责任简单地推向政治家和其他使用科学技术的人。

 

  爱因斯坦多次抨击人类社会的丑恶。历史上,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疯狂进攻和杀戮,爱因斯坦毅然站出来公开发出谴责之声;在冷战时期,他写信激烈地批判麦卡锡主义,捍卫公民的权利,谴责国家恐怖主义。他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在长时期内,我对社会上那些我认为是非常恶劣的和不幸的情况公开发表了意见,对它们保持沉默,就会使我觉得是在犯同谋罪。”他还谈到:“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这种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是爱因斯坦积极人生观的一面,也是这位科学巨匠、时代伟人所留给人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爱因斯坦给人们的启示” 的相关文章

中国为什么衰落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而甚至没落,历史的例子有的是。但这些不是小国,就是那些在文化上不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是一个例外。这不是我个人之见。老外学者朋友,一提到中国的历史,都为我们从极盛下降至极衰的这一千年摇头叹息,感到奇哉怪也。   任何国家都有上有落,...

怎样成为一位科学家?

      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必需的!  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这是因为科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已经具有了密切关系。公众因为科学和科学密切有关的技术科学所享受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够...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箴言录

      日本在最近3年中连续涌现了4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野依良治、田中耕一和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这四位科学家分别对科研与国家的关系、治学、人才与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4位诺奖得主的讲话撷英,相信对人们定会大有裨益。日本已经定下目标,要...

打好基础 真才实干

      基础功,祖国文字是先锋。尤宜一丝不苟,学到尽善尽美,优读优写,字词标点准确用,莫错笔画莫混同。文字表达流畅通,更添润色简洁功。  陈国达�D�D大地构造学家。1912年1月22日生于广东新会。1980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一环是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培养人才 组建梯队

      提高民族素质……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智慧因素,更包括道德因素。人格正是智慧与道德的统一体,培养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完善人格是我们科教工作者共同的任务,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任务。  路甬祥�D�D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1942年4月28日生于浙江慈溪。1991年中国科学院学...

爱我中华 为国献身

      伟大时代的历史使命已落到年轻一代的肩上,你们能够挑起来,而且必须挑起来。只有中华民族振兴,中国各方面的事业发扬光大了,那时你才可以在世界各国面前抬起头来;才能扪心无愧地对下一代或更下一代人说:“我们,这一代人并没有白活。”   钱钟韩――热工自动化专家。1911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