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中科院高能所: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料2030年前建成

2018年11月26日
   

国际高能物理学界高度关注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又有了新进展。两卷本的CEPC《概念设计报告》11月14日在北京正式发布。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CEPC指导委员会主席王贻芳院士透露,CEPC预计于“十四五”计划时期开始建设,并于2030年前竣工。

CEPC计划是中国科学家于2012年提出的,旨在高能物理领域探索和理解希格斯粒子性质、宇宙早期演化、反物质丢失、寻找暗物质、真空稳定性等一系列未解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寻找新的物理规律。

计划提出后,CEPC研究工作组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研究,发布了CEPC的《初步概念设计报告》,通过了国际评审并获得了积极评价。之后,CEPC的设计和预研究团队又经过3年努力,正式完成了《概念设计报告》。

“在CEPC建设之前,必须以《概念设计报告》为基础完成关键技术预研。项目团队计划未来4年间建成一系列关键部件原型机,验证技术和大规模工业加工的可行性。”王贻芳说。

根据最新消息,CEPC的选址,需要考虑地质、造价、交通、环境及当地经济等多种因素,目前秦皇岛、深汕、黄陵、湖州、长春等是CEPC几个可能入选的地址。预估建设费约需300亿元左右。

新发布的CEPC《概念设计报告》内容包含了全世界上千位科学家在过去6年中的研究成果。它分为“加速器卷”“探测器和物理卷”两卷,分别阐述了加速器和探测器的可行性设计方案以及科学意义,同时也详细评估了CEPC相对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在科学上的优势。两卷本的报告均得到国际权威专家的充分肯定。

中国科学家之所以在2012年提出建设CEPC,是因为那一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加速器(LHC)的两个实验同时观测到了希格斯玻色子,其质量比预期要小,只有约125 GeV。这一发现对下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发展具有关键指导意义――我们可以建造能量较低(只需要240GeV就可以)、实验环境更为干净、性价比更高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大量产生希格斯粒子从而对其做系统研究,进而发现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按照计划,CEPC拟采用100公里周长的对撞机环形隧道,至少会有两台探测器同时进行科学实验。

据中科院高能所阮曼奇研究员介绍,CEPC将由加速器和探测器两部分组成。加速器主要负责产生正负电子并加速,最终精确聚焦对撞、制造极端环境,产生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理事件,它把正负电子的能量从零提升到10 GeV,并继续提高到研究所需的值。然后,再把正负电子送入两个储存环进行对撞。而探测器相当于具有可以高速、高精度拍照的立体显微镜,用来记录带电和不带电的各种微观粒子;同时,该“照相显微镜”也会采用最新的软件技术,与最新的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发展紧密结合。

按照设想,在为期10年的实验计划中, CEPC将生产超过100万个希格斯玻色子、1亿W玻色子和近1万亿Z玻色子。W和Z 玻色子是弱相互作用力的媒介子。在Z玻色子的衰变中, 还将生产出数十亿的底层夸克、粲夸克和陶轻子,这些有助于科学家在大范围内直接寻找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中科院高能所: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料2030年前建成” 的相关文章

中国为什么衰落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而甚至没落,历史的例子有的是。但这些不是小国,就是那些在文化上不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是一个例外。这不是我个人之见。老外学者朋友,一提到中国的历史,都为我们从极盛下降至极衰的这一千年摇头叹息,感到奇哉怪也。   任何国家都有上有落,...

怎样成为一位科学家?

      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必需的!  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这是因为科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已经具有了密切关系。公众因为科学和科学密切有关的技术科学所享受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够...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箴言录

      日本在最近3年中连续涌现了4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野依良治、田中耕一和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这四位科学家分别对科研与国家的关系、治学、人才与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4位诺奖得主的讲话撷英,相信对人们定会大有裨益。日本已经定下目标,要...

打好基础 真才实干

      基础功,祖国文字是先锋。尤宜一丝不苟,学到尽善尽美,优读优写,字词标点准确用,莫错笔画莫混同。文字表达流畅通,更添润色简洁功。  陈国达�D�D大地构造学家。1912年1月22日生于广东新会。1980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一环是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治学有道 博识远见

      学习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消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多问几个为什么,切莫人云亦云;经验不等于科学,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学习,去探索。  赵洪璋�D�D作物育种学家。1918年生于河南淇县。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学能力。有些学生毕业...

培养人才 组建梯队

      提高民族素质……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智慧因素,更包括道德因素。人格正是智慧与道德的统一体,培养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完善人格是我们科教工作者共同的任务,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任务。  路甬祥�D�D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1942年4月28日生于浙江慈溪。1991年中国科学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