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钟南山:守住真实

2020年02月02日
    4月13日,在中华医学总会第23届理事会上,钟南山当选为第23届中华医学会会长。此前,这个职位多由卫生部部长兼任,由基层专家担任会长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说,钟南山之所以当选是因为他在呼吸疾病防治领域上做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2003年非典期间他勇敢否定了“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观点。

 

  ●“我给自己投了一票”

 

  笔者:我看到有报道说,您这次是168票全票当选。

 

  钟南山:我首先想纠正一下,168个人投票,我得到的票数只有160张,而且我自己也投了自己一票。作为一个基层来的医生,我觉得已经得到了非常高的信任。

 

  笔者:为什么您要给自己投出这一票?

 

  钟南山:我想投这一票的意思,代表我的决心,代表我愿意把这个工作做好,我愿意承担这个工作。

 

  笔者:很多人都注意到,您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七届会长当中惟一的从基层医院选上来的,这样的一个身份呢,就显得没有那么官方,您将以一个什么样的风格来当这个会长?

 

  钟南山:我不觉得是个什么会长,而且我也不想别人把我叫会长,人们就叫我钟大夫就行了,另外跟我同辈的,有时候就叫我钟南山,我想以后也是这样的。我觉得医学会是一个民间的学术团体,那作为一个专家来办会的话,他没有行政指令的权力,他只有服务的权利,所以这样的话,他可能会跟大家更好地商量,这样的话,学术的气氛会更强一些。

 

  ●“一个人最开心的是不要瞒着自己的良心”

 

  笔者:您1960年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不久,“文革”就开始了。这期间,您下过乡,种过地,也做过工人。我想如果您的职业是一个作家的话,有这样丰富的经历,对职业来讲肯定是一笔财富,对一个医生来讲,有什么用处呢?

 

  钟南山:我由此获得了两个最大的感触。一个是懂得基层老百姓的困难,因为我接触的很多人,都病得很厉害,没有钱看病,所以这个时候养成了我对这些人的很大的同情。第二个就是作为医生一定要钻研业务,我记得1971年、1972年调回广州的时候,那时候白天、晚上的时间还要学“老三篇”,还要早请示晚汇报。这个活动一完了以后,到半夜,我都会关起窗户来学心电图等等知识。我就强烈感觉到要有真本事,才能够解决病人的问题。

 

  那个时候在医院里头,一个厕所的清洁工可以当院长,那个我们也是拥护啊,因为他是在底层嘛,越是底层越革命嘛,这都是讲假话嘛,心里头不会那么想,经过了长期的在医疗战线上的磨炼,我自己慢慢懂得了一个人应该怎么样生活,一个人最开心的是不要瞒着自己的良心,我觉得做到了这一点,他会活的很开心,哪怕这个事情不顺利。

 

  ●“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

 

  笔者:我看到有材料上记载说,您的父亲钟世藩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儿科专家。他不大愿意表扬你,甚至不大愿意鼓励你,是这样吗?

 

  钟南山:是的,比如说我在英国的时候,就是在1979年到1981年,他嫌我的英语很差,但是呢我也有这个脾气,我每次写信回家,就用英文来写。写了以后他很认真啊,我每一封信,写了很长寄回去呀,他就认真的帮我改,改完了以后再给我寄回来。我记得我很少受到他的表扬,第一次对我真正地表扬,也是我在英国学习快结束的时候,我科研取得很好成绩,有一个剑桥的名人集,一个医生名人集,写了封信给我,希望我加入那个名人集。我就转寄给父亲问问他的意见,他给我的回信说,你这个做得很好,你终于使得人们知道,中国人不是什么也不是。那封信我看了以后确实流出了眼泪,我觉得这是对我极大的鼓励。

 

  我的父亲一直到87岁去世,我想他总是说真话,尽管话不多,不管在任何场合,他怎么考虑,他觉得怎么是对的,就讲真话,他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

 

  ●“出错永远都有,关键善于总结”

 

  笔者:人们知道您在医学方面讲究科学精神,讲究不出错,但是我想人非圣贤,您在做医生之后出过错吗?

 

  钟南山:有啊,当然有出错了,有误诊的,误诊了以后耽误了治疗的。最深印象就是那次对一个病人的诊断,那是我刚回到广州,要我急诊出车。但那边说这个病人原来有肺结核,现在又咳血,赶快让我把他接回来。我就觉得他得了肺结核嘛,我就把病人送到结核病防治所了。第二天结核病防治所打电话说,你这位医生怎么搞的,把一个呕血的病人当成咳血的送到我这儿了,赶快接回去!后来在手术室急救,发现原来是一根鱼刺刺到胃的动脉。最后病人是救过来了,但是我觉得我这个错是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这件事给我一个非常强的感觉,就是我必须要打好基本功。所以当医生出错误我不觉得奇怪,但是出错了要能够善于总结,而且不要再出错或者不出大错。出错永远都有,包括到现在,我有时候会诊一些病人,有时候也不一定对的。

 

  笔者:现在还不能做到万无一失?

 

  钟南山:我看十无一失就不错了。

 

  笔者:在人们心目当中,一个在SARS时期像英雄一样的钟教授,说自己做到十无一失就不错了,您不怕这样讲会带来别人对您的误解吗?

 

  钟南山:我看绝大多数的医生能够做到十个都没有一失,特别是对一些疑难病人的话,那就非常好了。当然对一些普通病人那不存在这个问题,普通病人那是我们常识可以做得到的。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钟南山:守住真实” 的相关文章

呼唤中国科学的原创性

    2002年8月,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迎来的第一次数学家大会,会上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数学家。这次大会把菲尔茨奖�D�D数学界的诺贝尔奖�D�D授予了法国数学家洛朗・拉佛阁和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沃沃斯基。中国的数学家虽然也很想获此殊荣,但终未能如愿,因为菲...

中国为什么衰落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而甚至没落,历史的例子有的是。但这些不是小国,就是那些在文化上不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是一个例外。这不是我个人之见。老外学者朋友,一提到中国的历史,都为我们从极盛下降至极衰的这一千年摇头叹息,感到奇哉怪也。   任何国家都有上有落,...

怎样成为一位科学家?

      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必需的!  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这是因为科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已经具有了密切关系。公众因为科学和科学密切有关的技术科学所享受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够...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箴言录

      日本在最近3年中连续涌现了4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野依良治、田中耕一和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这四位科学家分别对科研与国家的关系、治学、人才与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4位诺奖得主的讲话撷英,相信对人们定会大有裨益。日本已经定下目标,要...

治学有道 博识远见

      学习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消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多问几个为什么,切莫人云亦云;经验不等于科学,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学习,去探索。  赵洪璋�D�D作物育种学家。1918年生于河南淇县。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学能力。有些学生毕业...

培养人才 组建梯队

      提高民族素质……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智慧因素,更包括道德因素。人格正是智慧与道德的统一体,培养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完善人格是我们科教工作者共同的任务,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任务。  路甬祥�D�D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1942年4月28日生于浙江慈溪。1991年中国科学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