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张�D: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师

2020年05月21日
  一提到北京,除了天安门和故宫,人们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北京饭店、友谊宾馆、钩鱼台国宾馆等这些极具民族风格的建筑了。而这些代表我国建筑最高成就的作品,正是由享有“国家设计大师”、“中国建筑泰斗”美誉的山东人张�D设计的。

 

两位名师影响至深

 

张�D晚年回忆自己的建筑生涯时说:“就建筑艺术而言,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梁思成,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理论修养方面;另一个是杨廷宝,他对我的影响,主要是设计实践方面,正与梁师相辅相成。”

张�D1911年4月12日生于广州,其父是赫赫有名的两广总督张鸣歧。张鸣歧为宦从政几乎无可称道,在每一重要历史关口,都作了错误的选择。他曾由衷地慨叹:“宦海沉浮,改朝换代,必受牵连……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这句话给年少的张�D留下了深刻印象,当19岁的他第一次面对人生选择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学一门不依附于人的薄技。

1930年,张�D慕名考取了由我国第一代建筑师梁思成教授任教的东北大学。梁思成时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并与张家是世交,张�D得到了梁恩师的悉心传教。不久,“九一八”事变,东北疆土一夜尽失。张�D于1932年转入南京中央大学,继续建筑学的课程。

1934年,大学毕业的张�D经考试进入当时全国最著名且最大的建筑设计单位――基泰建筑事务所的天津事务所,并与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学家杨廷宝在同一工作室。在杨廷宝的指导下,张�D逐渐成为基泰的技术支柱,出色地完成了先农坛体育场、香港荃湾电影院等100余项大中型设计任务。

新中国成立伊始,张�D意识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正是建筑设计师施展才华的辽阔空间。1951年,他毅然辞去基泰香港总公司的高薪要职,由香港回到北京。1953年,他被任命为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担当首都建设的重任。在不长的时间内,他就完成了天桥剧场、新侨饭店、友谊宾馆等众多建筑的设计任务。友谊宾馆是张�D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直到今天其设计风格还被建筑界奉为经典。友谊宾馆的设计,使年仅43岁的张�D享誉国内外。外国建筑权威评论说“北京友谊宾馆是公认的中国50年代最早的新民族风格的成功尝试”,还将张�D列为中国现代16位著名建筑师的榜首。

 

建筑经典享盛誉

 

张�D一生主持规划、设计、参与指导了200余项重大工程,数量之多,造诣之深,世界少有。在1993年8月至1994年6月由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组织的“群众喜爱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新建筑”评选中,由张�D设计的民族文化宫荣列第一名、人民大会堂位居第二,这足以反映出一代大师的功力。

民族文化宫从1958年开工到1959年8月建设基本竣工,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不仅成为20世纪50年代北京“国庆十大工程”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更以其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格,反映了中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成为民族传统风格的精品。

1958年9月5日,北京市政府传达了中央关于筹备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通知――建好万人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国家大剧院、军事博物馆、科技馆、艺术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农业展览馆,加上原有的工业展览馆(即北京展览馆)共十大公共建筑。所谓的“十大建筑”概念就这样产生了。此时,离1959年的国庆节只剩下不到400天。经过层层筛选,人民大会堂的设计任务落到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头上,由张�D担任大会堂的设计师。对张�D来说,这代表着荣誉,更意味着艰难。今天的人们或许很难相信,这座世界上最大的会堂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一共只用了一年零十五天;其中,从选址到敲定设计图纸,仅用了50天时间!为赶在10周年大庆前完工,大会堂是“边设计、边供料、边施工”――张�D落在图纸上的每一笔都将立即被付诸实践,每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是致命的隐患。张�D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1959年9月24日,巍峨壮观的人民大会堂胜利竣工。庆功会上,周恩来总理过来敬酒时对张�D说:“我很满意,给你们打个五分!”

 

回报家乡不遗余力

 

张�D的祖籍是山东省无棣县车镇乡段家村,家乡一直想重修唐代“海丰塔”,找到了张�D,想让他重新设计图纸。张�D欣然应允,“应该重振唐风,恢复旧观,重修宝塔,重整寺院,乡民的心愿就是我的心愿!”1991年7月12日,新塔破土动工,新建海丰塔位于唐塔旧址以北50米处,塔高42米,共13级,为八角楼阁式密檐砖石结构,外面一色的青砖砌就,飞檐挑角,角系铜铃。既古朴典雅又坚固耐久,既保持了唐塔的风貌,又在建筑结构上有所创新。现在,海丰塔已成为无棣的特色建筑之一,与重新修复的大觉寺一起,成为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数十万游客。之后,张�D还设计了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三馆于一体的“文萃阁”,成为该县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

1999年7月1日,张�D在北京病故。按照其“叶落归根”的遗愿,其骨灰被安葬在无棣县车镇乡段家村张氏族茔母亲墓室旁。感念这位举世著名的建筑大师的拳拳赤子心,无棣县县委、县政府于2002年建立了张�D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开放。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张�D: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师” 的相关文章

呼唤中国科学的原创性

    2002年8月,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迎来的第一次数学家大会,会上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数学家。这次大会把菲尔茨奖�D�D数学界的诺贝尔奖�D�D授予了法国数学家洛朗・拉佛阁和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沃沃斯基。中国的数学家虽然也很想获此殊荣,但终未能如愿,因为菲...

中国为什么衰落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而甚至没落,历史的例子有的是。但这些不是小国,就是那些在文化上不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是一个例外。这不是我个人之见。老外学者朋友,一提到中国的历史,都为我们从极盛下降至极衰的这一千年摇头叹息,感到奇哉怪也。   任何国家都有上有落,...

怎样成为一位科学家?

      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必需的!  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这是因为科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已经具有了密切关系。公众因为科学和科学密切有关的技术科学所享受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够...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箴言录

      日本在最近3年中连续涌现了4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野依良治、田中耕一和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这四位科学家分别对科研与国家的关系、治学、人才与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4位诺奖得主的讲话撷英,相信对人们定会大有裨益。日本已经定下目标,要...

打好基础 真才实干

      基础功,祖国文字是先锋。尤宜一丝不苟,学到尽善尽美,优读优写,字词标点准确用,莫错笔画莫混同。文字表达流畅通,更添润色简洁功。  陈国达�D�D大地构造学家。1912年1月22日生于广东新会。1980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一环是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治学有道 博识远见

      学习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消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多问几个为什么,切莫人云亦云;经验不等于科学,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学习,去探索。  赵洪璋�D�D作物育种学家。1918年生于河南淇县。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学能力。有些学生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