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从聂荣臻《科学工作十四条》谈起

2022年01月02日

 

 

今年是聂荣臻元帅诞辰110周年,教育部、科技部、解放军总装备部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纪念活动,缅怀聂帅。

聂帅伟大光荣的一生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但他主持制定的《科学工作十四条》却已很少被人提及。

1957年“反右派”运动以后,在“左”的思潮影响下,知识分子普遍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压力,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提倡知识分子“又红又专”时,在对“红”与“专”的关系讨论中,许多问题在认识上模糊不清,浪费了许多科技人员的时间,影响了研究任务的完成。在实际工作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聂帅认为如果像以前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会对科研工作影响很大,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1961年1月,聂帅同韩光、张劲夫等商定,对科技战线进行大范围地深入调查研究,以期搞出一个能推动科学工作发展的条例来,随即组织力量在各地、各有关单位展开调研。1961年4月,他在杭州组织国家科委、国防科委、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科委等领导在各自调研素材的基础上,拟定了《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草案)》(简称《科学工作十四条》)的初稿,并于6月上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这个《科学工作十四条》,后来被邓小平称为“科学工作的宪法”。“十四条”草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一致通过后,经毛泽东批准,于1961年7月19日正式以中央文件形式下发。它在自然科学界乃至整个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普遍欢迎,科技人员为之精神振奋。

今日重温《科学工作十四条》,依然深刻感受到聂帅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他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倡导和坚持科学求实精神,尊重科学规律,坚持按科学规律进行科技管理工作。

首先,《科学工作十四条》明确提出科技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出成果、出人才”。1960年代初,聂帅针对当时一些“左”的观点和做法指出,科研机构中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出成果,出人才,为社会主义服务来进行,必须服从和服务这个根本任务,不能让过多的社会活动影响科研,必须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5/6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

其次,把握科学规律,正确处理学术民主和集中指挥的关系。聂帅强调在科技管理中,要有“充分的学术民主”,鼓励各种学派、不同学术见解和不同学术主张之间自由探讨、自由辩论、自由竞赛;同时又要有“高度的集中指挥和明确的责任”,在发扬学术民主的基础上,善于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群策群力,攻克科技难关。《科学工作十四条》第十条明确指出,“科学工作中,提倡自由辩论,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贴标签的‘三不主义’,允许保留意见”。

最后,实事求是,探索科技管理的科学方法,力主科研工作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聂帅经常说:“既要有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的雄心壮志,想得远些,不怕失败,又要有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重视客观规律”,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坚持真理,说真话,报实情”,坚决反对好大喜功搞科研“大跃进”。在他的倡导下,我国国防科研试验和大型武器装备研制,始终坚持实行行政指挥和技术指挥“两个系统两条指挥线”,坚持“科研三步棋”,不断增强研制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注重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总体设计部”的作用,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重大胜利。《科学工作十四条》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逐步由外行变为内行”,“科研单位要在党委领导下,贯彻由科技专家负责的技术责任制,基层党组织只起保证作用”。

近50年过去了,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在科研外部环境、产学研结合、协作精神、学术争论、资源共享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受到了高度关注。但这些方面的发展与我们的目标还很不相称,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与我们的国力也很不相称。一些操纵科研项目的事件时有发生,科研工作弄虚作假的事情屡禁不止。如何克服和解决科技事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重读聂帅的《科学工作十四条》,意义深远。

 

 

《科学工作十四条》的纲目

(一)研究机构的根本任务是“出成果、出人才”。

(二)保持科学研究工作的相对稳定。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大跃进以后,在科研工作的任务、方向、人员设备、制度等五个方面面临频繁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正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是强调科研部门必须保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急需的关键性科学技术过关,但又不排斥一些探索性的项目和基础理论的研究。

(四)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检查科学工作计划。

(五)科技人员要在工作中发扬敢想、敢说、敢干,但又要与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结合的“三敢三严”精神。

(六)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5天时间搞科研工作。

(七)采取措施,着重培养青年科技人员,对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和优秀青年科技人员,要重点支持重点培养。

(八)科研部门要与生产单位、高等院校加强协作和交流,共同促进科技进步。

(九)在人力物力财力使用上,要贯彻“勤俭办科学”的精神。

(十)科学工作中提倡自由辩论,不戴帽子,允许保留意见,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科学的方针。

(十一)知识分子初步“红”的标准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用自己的专门知识为社会主义服务,并强调“红”与“专”要统一。

(十二)要根据知识分子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级政工和行政干部要特别强调为知识分子服务。

(十三)领导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逐步由外行变为内行。

(十四)科研单位要在党委领导下,贯彻由科技专家负责的技术责任制,基层党组织只起保证作用。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从聂荣臻《科学工作十四条》谈起” 的相关文章

呼唤中国科学的原创性

    2002年8月,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迎来的第一次数学家大会,会上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数学家。这次大会把菲尔茨奖�D�D数学界的诺贝尔奖�D�D授予了法国数学家洛朗・拉佛阁和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沃沃斯基。中国的数学家虽然也很想获此殊荣,但终未能如愿,因为菲...

中国为什么衰落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而甚至没落,历史的例子有的是。但这些不是小国,就是那些在文化上不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是一个例外。这不是我个人之见。老外学者朋友,一提到中国的历史,都为我们从极盛下降至极衰的这一千年摇头叹息,感到奇哉怪也。   任何国家都有上有落,...

打好基础 真才实干

      基础功,祖国文字是先锋。尤宜一丝不苟,学到尽善尽美,优读优写,字词标点准确用,莫错笔画莫混同。文字表达流畅通,更添润色简洁功。  陈国达�D�D大地构造学家。1912年1月22日生于广东新会。1980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一环是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治学有道 博识远见

      学习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消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多问几个为什么,切莫人云亦云;经验不等于科学,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学习,去探索。  赵洪璋�D�D作物育种学家。1918年生于河南淇县。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学能力。有些学生毕业...

培养人才 组建梯队

      提高民族素质……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智慧因素,更包括道德因素。人格正是智慧与道德的统一体,培养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完善人格是我们科教工作者共同的任务,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任务。  路甬祥�D�D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1942年4月28日生于浙江慈溪。1991年中国科学院学...

爱我中华 为国献身

      伟大时代的历史使命已落到年轻一代的肩上,你们能够挑起来,而且必须挑起来。只有中华民族振兴,中国各方面的事业发扬光大了,那时你才可以在世界各国面前抬起头来;才能扪心无愧地对下一代或更下一代人说:“我们,这一代人并没有白活。”   钱钟韩――热工自动化专家。1911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