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AI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23年11月11日
   

大数据、大模型等AI热点不断,热潮持续导致地方政府、各大高校和各大公司非常重视,不敢掉以轻心,不惜投巨资建设大数据中心、AI研究中心等。以高标准、高投入为特征的大数据中心和AI中心正成为新的建设热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台。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预测,人类社会数据每年50%的速度,每两年就增长一倍;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快速增长到175ZB。因此,需要继续增大投资新建或者扩建AI中心或大数据中心进行存储、计算和传输。

建设完成后,其高能耗又成为一个新的负担。据估计,目前AI的能源消耗占全球能源消耗的约3%;到2025年,AI将消耗15%的全球电力供应。这意味着,AI的快速发展将对能源消耗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到2030年,AI可能会消耗全球30%以上的电力;到2050年,AI将消耗全球60%以上的电力;到2060年,AI可能要消耗全球90%以上的电力。如果任其AI像脱缰野马一样发展下去,不用到2100年,我们人类的所有的能源和电力可能都满足不了AI系统的需求。这不仅不能让AI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也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当然,人类应该有智慧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就要积极行动起来,采用有效措施才有可能避免AI耗能过大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这必须要转换研究思路和研究范式才能做到。目前的AI研究基本是粗放式的,相信投入出成果,大力出奇迹,不断收集更多的大数据,采取非常复杂的模型与算法,购买更多的高性能芯片。只要效果好,无视投入大小,更无视能耗多少。

为了AI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我建议AI研究人员现在就开始重点开展以下三类研究。首先,对现有AI系统架构和芯片性能进行大幅度改进,通过轻量化架构和芯片性能提升,最好达到提升硬件系统性能10倍。其次,对现有算法进行优化和开发下一代AI算法模型研究,比如基于模糊系统的可解释人工智能算法以取代现在高度复杂的深度神经网络,在保持算法复杂度不变的情况下,将算法性能提升10倍,或者算法性能保持不变的情况,研究算法优化和精简技术,将现有算法的复杂度降低10倍。最后,要深入研究大数据筛选技术和新型存储技术,不要什么数据都存储,“捡到篮里都是菜”,再结合新型存储技术,力争做到数据存储能力提升10倍。这样,我们研究的重点方向有6个:轻量化架构、高性能芯片、现有算法优化、下一代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筛选技术和新型存储技术。

未雨绸缪,如果我们做到“三升”:硬件性能提升10倍,算法性能提升10倍,数据存储能力提升10倍,总的来说AI系统的总体性能提升1000倍。换句话说,在保持AI系统性能不变的情况下,AI系统的总投入也许可以达到原来的千分之一,能耗也许可以降低1000倍。考虑到数据2年增长1倍,2的10次方就是1024了。即使我们做到“三升”,我们也只能在20年内保持AI能耗不增加。

居安思危,在每一个20年内,我们都需要想到新的方法继续做到“三升”, 才能保持AI长期可持续发展,也是为了人类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给AI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重要的机遇,相信会催生很多原创性理论、算法和技术。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AI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的相关文章

呼唤中国科学的原创性

    2002年8月,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迎来的第一次数学家大会,会上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数学家。这次大会把菲尔茨奖�D�D数学界的诺贝尔奖�D�D授予了法国数学家洛朗・拉佛阁和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沃沃斯基。中国的数学家虽然也很想获此殊荣,但终未能如愿,因为菲...

怎样成为一位科学家?

      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必需的!  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这是因为科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已经具有了密切关系。公众因为科学和科学密切有关的技术科学所享受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够...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箴言录

      日本在最近3年中连续涌现了4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野依良治、田中耕一和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这四位科学家分别对科研与国家的关系、治学、人才与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4位诺奖得主的讲话撷英,相信对人们定会大有裨益。日本已经定下目标,要...

培养人才 组建梯队

      提高民族素质……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智慧因素,更包括道德因素。人格正是智慧与道德的统一体,培养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完善人格是我们科教工作者共同的任务,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任务。  路甬祥�D�D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1942年4月28日生于浙江慈溪。1991年中国科学院学...

爱我中华 为国献身

      伟大时代的历史使命已落到年轻一代的肩上,你们能够挑起来,而且必须挑起来。只有中华民族振兴,中国各方面的事业发扬光大了,那时你才可以在世界各国面前抬起头来;才能扪心无愧地对下一代或更下一代人说:“我们,这一代人并没有白活。”   钱钟韩――热工自动化专家。1911年6月2日...

诺贝尔:历史永远不会忘却的科学家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