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科研牛人?
由于漫长的新冠疫情,大家在鼠年蛰伏了1年,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牛年。由于我国特有的制度优势,在牛年,我国疫情已经基本消除,遥遥领先于发达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基本恢复了正常,真的是“牛”转乾坤啊。
作为科研人员,在我国科研大部分指标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少数指标位居世界第一的科研新时代,我们的自信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科研自信和创新自信已经与日俱增。目前,我们科研创新的大方向已经确定,就是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研创新的路径也基本明确: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横扫欧洲的拿破仑将军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国伟大诗人杜甫也说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为中国科研人,我们在牛年不得不思考如何成为科研牛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认为有以下三种方式成为科研牛人。
首先,我们要争取做“开拓创新的科研拓荒牛”。科研不能墨守成规,要推陈出新,敢于创新,要勇于做世界级的难题。比如,数学家要思考希尔伯特遗留而且没有解决的难题,物理学家要敢于发现新的粒子,医学专家要攻克艾滋病等重大疾病,人工智能专家要攻关通用人工智能算法…。拓荒牛要拓荒,必须要有雄心壮志,要天赋秉异,要身强体壮,敢于开拓科研新领域,擅长把沙漠变为绿洲。
其次,我们要善于当“业精于勤的科研老黄牛”。不是每个人都有雄心壮志和天赋秉异,都能做出重大创新成果,成为科研拓荒牛。大部分科研人员应成为业精于勤的科研老黄牛。老黄牛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耕地,不叫苦不叫累。科研老黄牛要做到业精于勤,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和改进,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做大量的小改进。
最后,我们还可以做“甘为人梯的科研孺子牛”。如果天赋不足当不了科研拓荒牛,年轻大了也当不了科研老黄牛,还可以当一当甘为人梯的科研孺子牛。科研孺子牛把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工作重心,把自己的科研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争取做到因材施教,以培养未来的科研牛人为己任,也是一件开心的事。牛人的导师,岂不更牛?
正月初七,祝愿大家牛年快乐,牛气冲天,早日成为科研牛人!
2021-2-18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