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精神 > 学习成才 > 正文内容

一生未曾停息的思考――读《钱学森读报批注》

2021年03月10日
   

钱老在美国的时候,就已养成读报、剪报的习惯。回国后,钱老依然如故。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内,现珍藏着钱老亲自做的全部剪报,包括在国外的1700多份和回国后的629袋、19000多份剪报。他在阅读中,对有保存价值的文章,就剪下来端端正正地贴在白纸上,再注明报刊名、年月日,便于日后引用,然后再按照不同的内容,把剪报分装进不同主题的纸袋内。在部分剪报上他还写有字迹工整的批注,现已收录在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钱学森读报批注》一书中。

不难发现,书中193个批注,绝大多数写于1989年到1996年。那时钱老已退居二线但身体仍很健康。批注的内容涉及国家的大政方针、国计民生、哲学和科技发展动态等。内容广泛而精辟。有建议,有批评,更多的是思考,充分体现了钱老忧国忧民的情操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首先,钱老十分关注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他对参考消息《世界强国意识普遍确立》的批注为:1.到2010年成为美、日之后的第三发达国家。2.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别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王道。3.因此必须全面发展,四个社会主义建设。4.宏观战略非常重要,即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后13年,届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000美元,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为36000亿美元。对人民日报《迈向二十一世纪的行动纲领》的批注为: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我们就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这很不容易,要靠大成智慧工程。对人民日报《略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批注为: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提高劳动力投入的效率,即产出/投入要提高,这样人民生活才能改善。对经济日报《处理好财政工作的三个关系》的批注为:关、停、并、转,根本的问题是提高工作效率,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完全可以现代化,裁员2/3,只留350万。对光明日报《论依法治国》的批注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1.民主建设2.政体建设3.法治建设。对光明日报《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增长的最高目标》的批注为:中心问题是社会中的人!“人学”必须从社会实际出发,中国今天的人是在社会,今天中国的社会,即在世界中的中国社会――这就是为什么“人学”必须是行为科学的哲学概括,这也是要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次,钱老十分关注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问题。他对人民日报《关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若干问题》的批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要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出发点,同时吸收一切有用的外来文化,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此,要有总体规划及执行计划,要有总体设计部。对光明日报《历史主义和历史性》的批注为:研究过去是为了研究现在,而研究现在是为了创建未来。对北京日报《京剧萧条探源》的批注为:官僚不去,艺术无望!

再次,钱老十分关注收入、教育、医疗等具体的民生问题。他对经济日报《如何认识当前的收入差距》的批注为:这也说明我国政治经济系统工程还很落后于需要,要解决。对光明日报《加分奖励的利与弊》的批注为:重要的是考分的评定方法,是死记硬背的考?还是知识的考?对科技日报《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启示录》的批注为: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是医疗的水平,“手到病除”的高效率?还是应付式治疗?

最后,钱老也十分关注科技创新。他对科技日报《技术创新理论发展与实践启示》的批注为:创新是系统工程,是经济战,是组织指挥工作。对解放军报《沥血呕心育英才-记卓越教育家曹鹤荪》的批注为:陈赓大将的要求,懂科学技术,又懂战略战术。对科技日报《科学技术也需要批评》的批注为:科学技术工作要有认真的讨论,不能“一言堂”。科学技术的观点是属哲学问题,要害在是否采用了自然辩证法,用了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是讨论不是批评。

钱老的这些剪报,像是一部教科书,教导我们治学一定要有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钱老的这些批注,闪耀着钱老智慧的光芒,展现了他一生未曾停息的思考。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一生未曾停息的思考――读《钱学森读报批注》” 的相关文章

团队学习不止是一块看书听课

  从上世纪末提出的学习型组织到近年的教导型组织,其理念的核心都强调了学习。团队学习已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号,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甚至说:不学习,就死亡!  在创建学习型企业过程中,有的忙于给员工订报刊、买书籍,召开读书会、交流会;有的花钱请专...

求,得,知,信

      某君与张中行、启功二位先生有旧交。一日他去张中行先生那里求题字,张先生写了“学之所求,不信重于信。”尔后,他又持字去启功先生那里求赐墨,启功先生即写道“学之所得,不知多于知。”     两位先生的题字如天设地造,真...

读书与审美

   鉴赏的创造性      人们在欣赏作品时,并不是简单地、被动地去欣赏。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本身是一种带有创造意义的活动。当然,一位读者在阅读时表现出的创造性的多少和价值高低,很大程度要看他是否专心致志,要看他的审美水平。不过,绝不应把这种创造性看得太神秘,其实,几乎每一个人都在鉴赏过程中,或多...

钱伟长终生学习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终生学习的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即有人提出,但并未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近年,由于世界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终生学习的思想才重新引起各国的重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对于教育面向新世纪的重大发展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就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结合我国...

外国人怎样读书

  书籍是积累了人类无穷智慧和想象力的传承媒体,它也给予了人们众多情感的交集。无论你何时捧起略带油墨味道的书籍阅读的时候,此时此刻在世界各地,还有很多人和你一样。因为在阅读面前,世界很大;在阅读面前,没有国界。 俄罗斯: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 俄罗斯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

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院士寄语学子:坚守成大器

    3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作了题为《人生无捷径坚守成大器》的讲话,深情寄语2019届毕业生。 林忠钦表示,从上海交大出发,你们既是备受行业和学界期待的新生力量,也注定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