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精神 > 学习成才 > 正文内容

德鲁克:走向成功的五项修炼

2023年08月31日
 

德鲁克总结了保持正能量的五项修炼:树立自信;成为积极的思考者;想象要实现的结果;做自己,不要假装做别人;保持热情。这五项修炼能帮助每个人走向成功。

 

 

 

德鲁克认为,以下五种方法能够帮助你成为一个正能量的人。

树立自信。

成为积极的思考者。

想象要实现的结果。

做自己,不要假装做别人。

保持热情。

 

 

树立自信

 

很少有人一出生就会实现伟大目标。我们都是从婴儿开始完成一些诸如学会走路、讲话,之后再学会看书、写字和思辨等一件件小事。

但这些真的只是小事吗?回想一下,当开始学习做其中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可能并不觉得是一件小事。

事实上,我们做事时都是先从更细微的事情开始的,然后慢慢增加每件小事的难度,直到我们能够完成一件系统的事情,这就像我们要先学会翻身和站立,才能为实实在在地走路做好准备。

如今,你不用考虑自己起身时,要先迈这条腿,再迈另一条腿了,而是直接迈步就走。当你看到这些句子时,如果不是初学语言文字,毫无疑问,你能理解所看到的一切。你自然会期待积极的结果。

面对日益复杂、挑战难度不断升级的任务和项目时,很多成年人会仅仅因为一两个原因就放弃对成功的期待。原因要么是他们过去开展类似任务或项目时遭受了失败,要么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尽全力去实现目标。

另外,没有努力尝试过的人通常也不会去尝试,这是因为他们觉得即使做了也会失败。现在你可以开始学习成为一个积极的思考者。

 

成为积极的思考者

 

你可以选择积极思考或消极思考。多数消极领导者并不期待积极的结果。相反,他们经常想着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结果也都会如他所愿。

事实就是:我们想要什么,通常就能得到什么,无论是好是坏。并不是说,德鲁克建议你不顾实际情况,成为一厢情愿的空想者或是尽想好事。你可以是目光坚定的现实主义者,当然这不应该阻碍你进行积极的思考,而应该能帮助你期待取得成功。

积极思考者会关注重要的东西(想要的东西、目标、任务等),而不是他们不想要的(想要避开的一切)。为此,他们首先会扪心自问:“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然后,他们会接受(万一)事情不顺而引发的后果。接下来,他们会采取行动以完成需要完成的一切任务。

你是不是觉得,那些已经考虑到最坏结果,接受最坏结果,甚至已为此做好下一步打算的人不会那么担惊受怕,反而会更加积极地思考?的确如此!难怪这些人总会期待成功。

 

想象自己所要的结果

 

想要学会期待积极的结果,首先应看见大脑中所形成的结果。心理学家称之为内心演练(mental rehearsal)或心理可视化(mental visualization),该做法的效果真的很棒。

心理可视化在非常放松的状态似乎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我见识过,也参与过多次实验,这些实验证明了心理可视化的强大力量。

我的妻子是临床心理医生,我自己在研究生阶段自学过心理学。因此,我参加过几次与催眠有关的研讨会,多数时候是和我妻子一起参加的。

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的对象极度放松,愿意接受各种暗示。在这种状态下的一个步骤,就是让被催眠者想象自己身处一片柠檬树林之中,摘下一颗柠檬,把它切成两半,挤一点柠檬汁到嘴里,品尝柠檬的味道。

令人惊奇的是,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嘴唇总是会抿起,因为你想象的是嘴里有又酸又甜的柠檬汁的味道。有种解释认为,所有的催眠其实是自我催眠,不管怎样,沉浸于自身是非常容易的。其实如果你想到柠檬汁,发现自己在抿嘴,这个时候你已经实现了自我催眠!

运用可视化方法期待实现积极结果很简单。坐在椅子上或者其他任何可以让你放松的地方,只要简单地想象你的目标,具体到每一个细节。

如果目标是发表演讲,就想象自己正站在台上等待别人的介绍。听听别人为你做的介绍。讲台上有没有鲜花?闻闻它们的香味。是不是有服务员供应咖啡?听听他们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所发出的声音。闻闻咖啡的香气。想象自己抿一口咖啡,细细品味的感觉。

尽量调动五种感官,帮助自己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真实的细节。

如果你准备演讲,在脑海里想象自己被叫到名字进行演讲时的观众掌声,想象自己正看着前方的观众,想象听众脸上露出的渴望和期待的表情。

现在,想象自己的演讲,注意观众入迷的神情。注意自己要与观众建立联系,观察他们对你的发言所做出的回应,以及他们仔细倾听每个字的样子。现在,想象自己做出了很好的总结,并看到观众跳了起来,热情地站着为你喝彩。

做完一次之后,你可以再把整个过程重复一遍。如果项目在几天后开始,我建议每天都重复几次。真正实施的前一天晚上,你可以重复该流程十几遍或更多。

你会通过可视化练习,期待成功,而且你会对自己的陈述带来的完美成果感到非常惊喜。

 

做自己:不要假装做别人

 

你不可能成为别人,你只能是你自己!我们都只能做自己。我们各不相同,但都有成功的潜力。

太多的人想要努力成为别人。他们可能很善良,很体贴,但又害怕表现出这些品质。他们可能在某个地方读过推行严格管理方式的管理类书籍,于是想要变成严格的管理人员。

也许他们可能听说当今的领导者应提倡参与式的管理风格,便努力争取成为参与式领导者,即使这种做法并不合时宜。也许他们尽力表现得过于热情,本质上他们却相当保守。

有位高级副总裁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当时全面质量(Total Quality,TQ)管理是最新的管理时尚,风靡一时。

“我们聘请了一个团队来教我们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他们把所有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都召集在一起,进行了四天的培训。他们告诉我们,要更加开放,彼此直呼其名。他们让我们戴着大大的名牌,写着‘鲍勃’(Bob)、‘比尔’(Bill)和‘乔’(Joe)。

而这从来都不是我们公司的风格,当然也不是老板的风格。然后让我们花三天时间制订一个战略方案。这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经历之一,我想其他人大概也是这样认为的,包括我们的中层管理人员。

我们还得叫董事长为‘鲍勃’。太可怕了。我从未感到自己和公司高层的关系如此紧张过。很幸运,‘鲍勃’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放弃了。

这一次,我们变得真实了,做回了自己。差别真的很大!会议变得更加开放,紧张气氛也消失了!”

并不是直呼高管的名字有多么糟糕。在很多组织里,这种做法就不错。德鲁克也曾跟自己的研究生说:“叫我彼得。”我们也这么做了。在组织中做不正常的事情才会有问题。

我曾在两所不同的学校教过同一批研究生。其中一所是克莱蒙特研究生学院。在那里,大家对教授直呼其名。另一所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在那里,人们总是用老师的博士或教授头衔称呼他们。

我的学生曾问过我:

“我该怎么称呼您呢?是科恩博士(Dr Cohen)还是比尔(Bill)?”

我回答说:

“这很简单。你在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时,叫我科恩博士。在克莱蒙特,就叫我比尔。”

我们就是这么做的,效果不错。

 

保持热情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曾说过:

“没有热情就不可能取得伟大成就。”

德鲁克相信,抵达巅峰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他认为,每个对自己的结果和持续学习负责任的人不仅要有热情,还要有激情。当然,你需要亲身实践才行。

我可以向你保证一件事:如果你没有热情,其他人也不会有。这是事实。你不可能指望别人热情地去接受一个连你自己都没有热情接受的挑战。

 

本文摘编自《德鲁克的自我发展智慧》。关于作者:威廉・科恩(William A・Cohen),威廉・科恩博士是彼得・德鲁克参加共建的博士项目的第一批毕业生。德鲁克的教诲改变了他的一生。毕业后不久,科恩重新进入美国空军,晋升到少将军衔。最后,他成了全职教授、管理顾问并撰写了50多本专著,同时与他以前的老师德鲁克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德鲁克:走向成功的五项修炼” 的相关文章

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摘要:创造学习是经心理学界长期探索而提出来的,它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重视学会学习,注意学习策略和方法,关注学习活动的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关键词: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教育;主体性;学会学习;学习目标   学习,一般是指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

学习的障碍

      前一阵子坐公共汽车,正是数九隆冬的时节,手握冷冰冰的钢制扶手,寒意顿生。   同在这座城市运行的公共汽车,每天交叉跑动,乘客你上我下,其中却有很大的差别。有的线路很细心,一入冬便用厚厚的绒布将扶手包住,这种简便易行、人性化的措施赢得了乘客的好评。...

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高尔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是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革命导师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散文诗《海燕》,长篇小说《母亲》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列宁...

阅读,让全民族精神起来――全民族阅读宣言

    2002年底,鉴于对国民阅读量严重下降的忧心,高子阳、袁卫星教育在线网站上的一批著名教师在网上发起,后得到了人民政协报、首都各大报刊和各大出版社的支持和响应。 时代需要一声号角,催醒亿万人民的奋进; 民族需要一面铜鼓,擂响华夏儿女的精神。 审视天下大势,纵观古往今来...

我国人均年阅读图书4.5本 仅为日本的九分之一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称,我国人均年阅读量仅为日本的九分之一   记者从在成都举行的2010年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了解到,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远远低于周边的日韩国家,仅为日本国民年阅读量的九分之一。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介绍说,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

求,得,知,信

      某君与张中行、启功二位先生有旧交。一日他去张中行先生那里求题字,张先生写了“学之所求,不信重于信。”尔后,他又持字去启功先生那里求赐墨,启功先生即写道“学之所得,不知多于知。”     两位先生的题字如天设地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