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精神 > 学习方法 > 正文内容

学习生涯有如可带走的盛宴

2018年07月12日

 

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应新竹西北扶轮社邀请,在新竹科系园区科技生活馆以「终身学习」�樘夥⒈硌萁玻�以下是他演讲的内容摘要:

 

 

两年前我动笔写自传时,参考过去的资料,发现30多年前写的博士论文,很少看得懂;再看过去的大学工程教科书,也很少看得懂。我发现,一个人在学校学的东西,大学毕业后,前5年约用得到学校学的20%,以后便绝少用得到。大文豪海明威说:「年轻时住过巴黎,它会一生跟著你,有如一场可带走的盛宴。」这句话用来形容我前后21年的学校学习生涯,算是十分适当。学校是培养「求知心」及「学习的习惯」;再者,是培养「思考能力」。求知心及学习习惯是两项基本,在学校�e若没能培养前两项,便完全是浪费时间。至於思考的能力,是内部化及整理的能力,让你往后可做些与他人不同的事。中国古语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并不是我认同的终生学习。因�椋�终生学习必需具备三项要素:有目标、有纪律、有计划。

 

要时时跟得上行业

 

终生学习的目标可分�槎獭⒊て冢�举例来说,不论是医生、科学家、半导体业,都要跟得上行业。我一直在半导体业,因此我的目标,便是跟上半导体业的发展。一开始我在技术的领域,就是以跟上技术�槟勘辏缓罄醋�往业务发展,目标就定在跟上半导体业务。30年前或40年前毕业的银行家,只需面对存、放款,发行政府公债、赚差价,业务很简单。当时,美国的银行家每天下午3点�就可打高尔夫球。现的银行受世界金融的影响,再加上Internet发展的影响更大。若不能保持跟上新的发展,职业、工作不会超过10年、15年,便已脱节;而科技、工程领域则是更快失业。我毕业时,不认识Transistor(电晶体)这个字,当时也很少人认识。过几年后,半导体业的人全都知道电晶体。知识很快地前进,但我一辈子跟上半导体潮流。

 

立短期目标先充实

 

终生学习的短期目标,可以与兴趣、工作职务调动结合。一个技术、或研发的人,升职�榫�理时,便需要涉猎财务、行销。如果不懂,就要立个短期目标,在半年学习内相关的财务、行销,才能在新位子上完全发挥。我发现,法王路易14及与清朝的康熙皇帝,两人几乎同时,都是盛世,但都不知对方的存在,因国情不同,后来发展也不同。这引起我的兴趣,因此花几个月的时间研读两人的�v史。听马勒的音乐,对有音乐底子的人,也是花几个月就可成�樽�家。若是贝多芬,就至少要花 2年的时间钻研。我在美国住了30多年,然后回来台湾14年。回来之初,喜欢看中文报,也经常接触中国社会,但仍不熟悉。於是立了个短期目标,要在2年内充份了解台湾的政治及经济。后来发现,这个野心太大,便延长3年。然而,到现在还是不太了解,这项短期目标就变成了我的终生目标。

 

专心听比说更重要

 

终生学习的第二个要素是「纪律」。我认�椤缸ㄐ奶�」要比说更重要。一个人的学习,能否达到100%的效率,与是否专心听有关。提高听的效率之外,还得内部消化(Internalized)。我随身都会携带一个小记事本,这是�榱酥�己知彼,随时注意客户的财务报表。我并且会把重委的资料和资讯记在案头的标�市捅始潜旧希�一个月或二�L温习一次,我的经验是可记下所有的重点。当我与客户谈话时,客户往往惊讶�楹挝抑�道这�N多事,这是因�槲抑丈�学习是有纪律的。好的终生学习,绝对会影响生活习惯。我年轻时每天看书4小时,现在2小时,周六、周日两天加起来也有8、9个小时看书、听音乐,所以不热衷应酬。我每天在跑步机上跑步半小时,运动量相当打高尔夫好几倍。

 

选择交往接触的人

 

终身学习的最后一个要素就是有计画,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要与谁说话,更是要有计画,所接触的人更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我对经济、趋势有兴趣,所交朋友就锁定是学术界、经济界的人,不过自己要有料,选定一些有利学习的场合。生活习惯与接触的人也要订定一个方向。每年要回学校充电即使很忙,一年也应抽出一、二个星期的时间,到学校听课;或是听5到10次的研讨会,要严肃地做笔记,才能学到东西。学校是培养一个人的求知心、习惯及思考能力的地方。一所好学校的定义是师资好、设施好。我反而觉得这是其次;同学才是培养一个人思考、学习的最大助力。有人4、50岁了,还喜欢说出自某某名校,我觉得奇怪,他们把学校的那几年当成生命的�p峰,其实他出了校门便已开始走下坡路了。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学习生涯有如可带走的盛宴” 的相关文章

学习方法五原则

      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过程、阶段、心理条件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但蕴含着对学习规律的认识,而且也反映了对学习内容理解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它还是一种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自求...

冯友兰论读书

  冯友兰先生(1895一l990)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兼哲学史家。   我们这代后辈,读到了哲学教科书,记得“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可是,冯先生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他严格地区分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在于“前者求好,而后者求真”。从“哲学在于求...

斯蒂夫.艾伦论读书

    怎样欣赏名著   在学校里,我们学会人类所完成的一项最了不起的也是最困难的技巧――怎样阅读。   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读老师指定的书。老师指定读《白鲸》,我不喜欢它,我没有读,我以为我赢了。   可实际上,我输了。我换去了阅读名著本应得到的有益的东西。后来,我还...

秦牧读书法

  秦牧主张“牛嚼”和“鲸吞”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的书报杂志,广搏地积累知识。结果,他写出的作品宛如由知识的珠宝串成,闪耀着独特的光彩。秦牧在谈到读书时,主张采取牛和鲸的吃法,即“牛嚼”与“鲸吞”。   什么叫“牛嚼”呢?他说:“老牛白日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

处级干部坐公交车和北大教授哭穷

处级干部坐公交车和北大教授哭穷 朱蓬蓬 近日,有两则网文在新华网被关注,一则是重庆市交通委员会透露,单位所有副处级以上干部,将轮流乘公交车上下班。以体验民情,了解公共交通中存在问题;另一则是北大教授阿忆近日称准备复出做“主持”。阿忆称,之所以要“重操旧业”,还是因为一个字:穷!目前...

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1.勤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进行主动的思考,而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就不是一种有策略的学习,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勤于思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通过理解知识而掌握知识,而不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