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33页
罗家伦:知识的责任
2024年01月13日33
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1914年考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进北京大学文科,1920年赴美留学,1922年起又相继留学英、德、法等国。曾参加五四运动,先后担任东南大学教授、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教务主任、代教育长、中央大学校长等职。1928年8月...
吴良镛: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
2024年01月13日33
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科学美德。战国时候齐于临淄设“稷下学宫”,治官礼、议政事,著书立说,可以说是当时高等学府与文化中心。其中已经蕴含了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风尚。事实上,科学作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提倡的,就当前来讲,各个学校制定的校训都是这方面的至...
顾秉林:批判性思维与谦和为人
2024年01月13日34
顾秉林(1945-),吉林德惠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2年在丹麦Aarhus大学获博士学位。1970年至今在清华大学任教,曾任现代应用物理系副主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2003年4月起...
龚克:刚毅坚卓系国运 兴学强国育人杰
2024年01月13日3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为实现这一伟大转折,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艰辛探索、流血牺牲,谱写了一部壮丽的英雄史诗,这其中,就有以西南联合大学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所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纪念抗战胜利70年,需要我们总结历史经验...
梁启超:君子
2024年01月13日39
(1914年11月5日) 君子二字其意甚广,欲为之诠注,颇难得其确解。惟英人所称劲德尔门包罗众义与我国君子之意差相吻合。证之古史,君子每与小人对待,学善则为君子,学不善则为小人。君子小人之分,似无定衡。顾习尚沿传类以君...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024年01月13日35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名片,是其办学的永恒追求。一所学校应有自己的校训,是有自己特色的校训。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人文精神的集中代表,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内核体现。校训虽言简意赅,其意却质朴深邃,往往会伴随并影响学子们的一生。 1. 关于校训之概述...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企业家保持激情斗志,才会有机会有突破
2024年01月03日49
“改革开放给予我们这一代人实现梦想的宝贵机会。”这是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的“口头禅”。 机会、变革与考验,贯穿于李东生从大学生、技术员成长为董事长、行业领袖的全过程。 大学里,他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认识世界,踌躇满志;踏入社会,李东生进入...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
2024年01月01日34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二四年新年贺词。全文如下: 大家好!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祝福! 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
范仲淹传教遵方 一生清白惠子孙
2023年12月31日40
范仲淹一生持俭忍穷,乐善好施。非常注意对子女的品德教育,家风建设,言传身教,清廉为官、清白做人。懿行嘉言便成为家风之源。他订立家规族训,树立榜样。族规、家训、义田、义庄精神形成了“文正家风”,“先忧后乐、廉俭持家、遵规守矩、功崇惟志、静以养德”,代代相...
范仲淹:训子弟语
2023年12月31日41
天理莫违,为人不易。 居家莫逸,民生在勤。 祖德莫烬,创业艰难。 家庭莫偏,易起寡端。 闻电莫怕,不做恶事。 奴婢莫凌,一样是人。 兄弟莫欺,同气连枝。 钱财莫轻,勤苦得来。 妇言莫听,明理者少。 时风莫趋,易入下流。 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