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想随高铁齐飞
2020年06月10日44
阳光洒进偌大的车间,一列列动车组如白色长龙般整齐排列在组装台位上。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进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的动车组总装生产线上见到了高级技师李文龙。身穿工装的他,中等个子,笑起来还带点青涩,但眼睛中透着一份坚毅和沉稳。 他是...
郭锐:“钳工状元”的高铁梦
2020年06月10日44
春节,当一列列高铁快捷、安全地运送亿万旅客返家之时,一位钳工心中有说不出的自豪。 郭锐,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山东省钳工状元、全国技术能手,是我国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装配领域的巧手工匠。从他和他的团队手中装配出的高速动车组超过800列...
高铁研磨师宁允展绝技在身确保高铁品质
2020年06月10日48
像我们这种干技术活的就得多练,基础功一定要扎实才行 出身工匠家庭的宁允展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小就立志学当一名技工。如今他是高铁首席研磨师,国内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高铁...
港珠澳大桥测量师杨磊:挑战从精确开始
2020年06月10日48
让你将一幢3米多高、几十平方米的房子定位放置,误差不能超过3毫米,高难度吧?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以吨计的钢箱梁、桥墩、桥塔……拼接它们的时候就是这样以厘米甚至毫米计,而且是在大风大浪的海上,完成一个个这样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测量师杨磊原本沉闷的职业...
“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
2020年06月10日47
两根直径仅有3.2mm的不锈钢丝,瞬间被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无须打磨,焊接处与钢丝直径完全一致,根本看不出是焊上的。 这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一线技术工人李万君进行焊接操作时的一个画面。多年来,李万君在轨道客车焊接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港珠澳大桥建设者胡从柱:30年诠释匠心精神
2020年06月10日50
30多项工程,他走过祖国大江南北,四海为家。40余万吨,是他直接和指挥起吊钢构件的总重量。“遇山凿路,遇水架桥,用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描绘着祖国山河的美好画卷”,这是对建筑人的最好诠释。 数九寒冬,三伏酷暑,30年来胡从柱始终坚守建设一线,默默奉...
大国工匠李万君:中国高铁背后的焊接大师
2020年06月10日50
电焊枪发出的刺眼蓝光晕染着飘散的烟尘,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以及多项发明创新奖项的李万君,如今依然手握焊枪活跃在生产一线,以精湛技能打造最安全可靠的中国制造高速列车。这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从拿起焊枪到现在,始终不懈地兢兢业业、孜孜以求。 1987年8月,19岁的...
马清运:天生就是建筑师
2020年05月21日47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建筑师,却还没有对收敷支出给予把握的时候,那么你还没有达到建筑师的境界。建筑师是一个非常综合的角色,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具有很强的经济意识,如果你没有经济意识,你就不能成为建筑师,只能当个建筑学生而已。” 我是马清运...
中国建筑设计界的领军人物:何镜堂
2020年05月21日46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奥运会摔跤馆、羽毛球馆,中国市长大厦,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何镜堂院士的名字,和一大串着名建筑连在一起,其中任何一栋,都让人心生景仰。 何院士是中国建筑设计界的领军人物,可他的建筑设计...
郑皆连院士:敏于思笃之行
2020年05月12日45
这是一位有着一种与生俱来质朴气质的人,这是一位认真而务实的人。在他身上,我们看不到一丝一毫的虚假和浮夸。他造桥44年,可以说一生都奉献给了桥梁事业。他,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主席、桥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 他于1988年即被评为国家级专家,属于第一届享受政府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