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造了12种火箭的两弹元勋王希季:“祖国没有忘记我!”
2021年03月12日35
截止到今天,中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仅有3人在世。 他们是91岁的孙家栋,91岁的周光召和99岁的王希季。 而关于中国“航天巨星”王希季的故事,却一直鲜有人知。 他是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技术负责人,是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体...
科技教育家陈芳允
2021年03月09日28
芳草芳华人生路必曲 仍需立我志求新服务不爱名 允公允能竭诚为国兴 努力不为私惭愧国人赶超心 陈芳允(1916.4.3―2000.4.29)是浙江省台州市人,是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
“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院士
2021年03月09日28
陈芳允,黄岩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理论奠基者及国家“863”计划发起人之一。 一、功勋卓著利国利民 作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对“两弹一星”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参与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担当了我国...
我的高能加速器梦
2021年03月08日28
方守贤,中科院院士,曾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工程经理,BEPC国家实验室主任。他专注于粒子加速器的物理与技术研究,他亲历了我国高能加速器建造“七上七下”的艰辛过程,“为祖国,作贡献”是他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原动力。从激情入梦到坎坷追梦,最终成功圆...
李惕碚院士:我心目中的王淦昌先生
2021年03月08日30
编者按:2010年12月2日,《纪念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文集》首发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惕碚在会上作了精彩发言,深切缅怀了王淦昌的巨大科学贡献和崇高品格,也讲述了王淦昌对后学的真诚关怀以及对国家科学事业的深深忧虑。在此,我们约请李惕碚院...
王淦昌院士:扎根荒漠17年,用行动诠释家国使命与个人担承
2021年03月08日30
王淦昌,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他一生有三次与诺贝尔奖离得很近, 最近的那一次他选择了放弃, 从此化名“王京”十七年, 用一生中最好的年华, 托举起一个国家的核大国地位。 1907年5月18日,王淦昌出生在江苏省常熟...
科学泰斗 良师益友――杜祥琬院士追忆王淦昌
2021年03月08日28
“我第一次知道王淦昌,是1960年在莫斯科。王先生领导的研究组在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当时很多苏联科学家比较清高,看不起中国科学家。正在莫斯科学习的我从新闻纪录片上看到,苏联学者在王先生面前毕恭毕...
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2021年03月06日44
不知道现在的留学生看了什么感觉――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同学们:是我们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工作的时候了。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人民政府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大声召唤我们,北京电台也发出了号召同学回国的呼声。人民政府在欢迎和招待回国的留学生。同学们...
追忆科学巨人朱光亚 至今还有许多不能对外公布
2021年03月06日30
他被称为“我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在两弹的研制中,他被誉为“科技众帅之帅”;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他就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 2月26日,87岁的科学巨星朱光亚停止了思考,满载传奇和荣耀的一生也从此画上句号。 朱光亚...
一封公开信与朱光亚归国
2021年03月06日30
应解放军报社之约,我们于近期采访了1950年朱光亚组织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52位签名者中的姚明玉、陈秀霞两位同志。现已90多岁高龄的签名者、老科学家侯祥麟,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材料,使我们得以了解到这封公开信及朱光亚归国的点滴情况。 1945年秋天,美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