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科学家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苏步青:一生风雨任“几何”

2019年11月15日29
    人物简介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2003年3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有“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之称。曾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

追记卢永根:“布衣院士”留下无字丰碑

2019年11月15日25
    8月12日,刚刚过完入党70周年的“生日”,89岁的他安详离世,走得坦坦荡荡。 积蓄,全都捐了,880多万元,一分不剩,捐给了华南农业大学;后事,如他所愿,没有告别仪式,遗体捐给国家;最后一笔党费,老伴代交了,有1万元之多…… 这一生,他是那...

致敬“中国氢弹之父”!他举着父亲的照片登上1号礼宾车

2019年10月01日30
  在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队列中,特别设置了“致敬”方阵。于敏先生的儿子于辛,作为家属代表在1号车上,接受人民的检阅和致敬。 于敏,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刚刚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是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唯一一位逝者。于敏院士隐姓埋名,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

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2019年09月30日26
  干瘦、黝黑、小平头,同几十年前最初进入大众视线时一样,袁隆平似乎没什么改变,即将年满九十,他也是几乎每天下田。“晚上睡前,再想想我的超级稻长得怎么样了,有没有病虫害,天气有没有干旱。” 袁隆平启程来北京前,还去田里观看了稻田长势。昨天参加完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当天就...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航天报国就是我的初心

2019年09月29日25
    今年90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他伴随新中国的航天事业走过了风雨兼程的60余载。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到探月工程,再到北斗导航工程,孙家栋为中国的航天科技实现一次次的飞跃作出巨大贡献。今天的《共和国不会忘记...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

2019年09月29日24
    他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背后都有他主持负责的身影;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他,就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中国航天科技...

孙家栋:星斗璀璨写传奇

2019年09月29日26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虽然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孙家栋传奇的航天人生。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高新技术‌‌绝对要靠自己,航天靠的是集体智慧和国家支持

2019年09月29日29
  在习近平主席身旁,坐着轮椅,来到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被称为“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的孙家栋今天获颁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勋章”。 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到2016年完成收山之作“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在60多年的航天生涯中,由他负责主体设计的卫星多达45...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我就像核潜艇,潜在水下,不希望出名

2019年09月29日28
    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黄旭华等8人“共和国勋章”。 央视《面对面》栏目记者此前对95岁的黄旭华进行了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曾经30...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甘做隐姓埋名人

2019年09月29日30
  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将“惊涛骇浪”般的功勋“深潜”在人生大海之中,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我叫黄旭华,是一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