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家:你是否还记得“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
2019年04月09日29
1997年3月30日,“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的生命定格在这一刻。然而,他所开创的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着――“机器人革命”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而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2017年8月23日,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为...
蒋新松的精神和品格
2019年04月09日29
蒋新松院士(1931-1997)是著名的战略科学家,是中国机器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 除了学术贡献外,蒋新松的思想境界、人格魅力,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恰值“科学的春天”...
国有于敏,中华之大幸
2019年01月18日31
本周,中国评出了2014年度的国家最高科学奖,获奖者名叫于敏。当时笔者在看电视,不由得站起来喊了一声:“于敏!”几位同事都看着我不知所云。是的,这个名字对于大部分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不如邓稼先、钱学森等与他同时代的科学伟人那么著名,他的学术成果,几乎没有...
改革先锋 | 于敏:隐姓埋名28年,因为他,中国成了世界上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
2019年01月18日26
因为他,如今的中国成了世界上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因为他,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氢弹技术,并且是在全球唯一能保持氢弹的战备状态!在今天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他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他就是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于敏。 于敏自幼喜...
于敏:把微薄力量融入祖国强盛中
2019年01月18日27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中科院院士于敏被授予了中国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只要国家需要,于敏都欣然从命,并不断在新的领域取得突破。于敏说,人的名...
于敏逝世享年93岁 研制氢弹时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9年01月18日31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让我们回顾没有任何留学经历、土生土长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的感人故事。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
殷鸿福:倾心地学教育 初心成就“金钉子”
2019年01月03日30
“一个社会中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英雄,但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正直、努力的人生,这样的人当沧海横流时,方显英雄本色。”这是83岁的殷鸿福院士对青年学子的勉励告诫,也是他六十余载地质勘探生涯的真实写照。 治学:矢志报国 受中学地理老师的启蒙,...
古地层学家杨遵仪:一生寻找一颗“金钉子”
2019年01月03日28
在距今2.5亿年以前,我们生存的地球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灾变,地球大陆四分五裂,从一个大陆一个海洋的状态分裂成七大洲五大洋,在这场灾变中,90%的生物集群被灭绝,这就是地球历史上的“大灭绝”。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全世界的地质科学家都在全球寻找一颗“金钉子”...
追忆浙大老学长、中国“核司令”程开甲――为祖国奉献的人生是美好的
2018年12月19日30
中国“核司令”程开甲院士1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 这位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八一勋章”于一身的功勋科学家与浙江渊源深厚,曾在浙大求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又从西方回到祖国,在中国核试验基地工作了22年,为中国核武器的发...
院士们洒泪忆程开甲: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2018年12月19日28
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遗体告别仪式昨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程开甲因病于2018年11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门口,来自社会各界的悼念人士排起了长队,大家胸前佩戴小白花,表情肃穆。参加完遗体告别仪式后,钱绍钧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