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科学家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怀念科学巨匠竺可桢

2024年02月18日41
    2024年2月7日是中国科学院首任副院长竺可桢逝世50周年纪念日。竺可桢1910年留学美国,1918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奋斗了近60年。无论是他个人的专业研究,还是在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推动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张文裕:学成只为报效祖国的院士

2024年02月12日38
    抗战爆发,他向英国剑桥大学申请提前考试,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与同胞同仇敌忾;新中国成立,他排除万难回国,多次联合其他科学家向国家建议,促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弥留之际,他捐出10万元给希望工程建小学,是当年希望工程收到数额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张文裕:建设中国自己的高能加速器

2024年02月12日37
    张文裕(1910.1.9―1992.11.5),著名高能物理学家,中国宇宙线研究和高能实验物理的开创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世界上第一个发现μ介子的科学家。张文裕在奇特物理原子领域作出了开拓性...

震撼!两弹一星女科学家王承书的传奇人生!

2024年02月12日35
    她为祖国拒绝诺贝尔奖,“抛夫弃子”隐姓埋名30年之久,却被世人遗忘。 所有人都知邓稼先、钱学森,唯独不知道这位女英雄,她就是中国研发原子弹的核心人物之一王承书。 王承书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这位在科技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在原子能科研...

寒凝雪炼绽红梅 ――“奇异原子”的发现者张文裕

2024年02月12日40
    张文裕(1910-1992),福建惠安人,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前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中国组组长。他是我国宇宙射线和高能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为我国高能物理研究...

刘经南院士:对“一流北斗”的追求永无止境

2024年02月08日38
    作为服务三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一分子,我见证了北斗系统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逆袭之路”。 时间回到北斗一号工程立项的1994年,我是最早一批参与北斗设计、研讨的科学家。一年后,我提出建议:基于北斗一号的双向通信功能,中国应建立自主可控的...

科学有国界吗?“人民科学家”叶培建这样说

2024年01月20日50
    最近,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进行的一场型号任务动员会上,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紧锁双眉,坦陈了他心中的担忧:“我们的深空探测工程已经八战八捷了,成功越多,意味着离失败也越近。因为,世界上没有百分百成功的航天工程。” 深空探测是人类探索宇宙奥...

气象“老兵”曾庆存:为国为民为科学

2024年01月20日40
    气象学是一门关乎百姓日常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科学。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更准确的天气预报,还在灾害管理、资源规划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一名气象学领域的“老兵”,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庆存用一生执着,为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作出了...

他89岁还坚守讲台――追记著名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专家钟万勰

2023年12月17日45
    大连理工大学日前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钟万勰,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1月12日在大连逝世,享年89岁。 先生长逝,令人黯然。那些讲课的音容、座谈的笑貌,一幕幕都仿若昨日。就在今年2...

一代宗师童诗白先生是“新工人”的良师益友

2023年12月03日40
    “历史睡了,时间却醒着;时间睡了,你却醒着;拂去落在历史案卷上的尘土,揭开沉睡太久的记忆,让历史真相给你以新的启迪。” 将时间倒回到1970年代初,经历“文革”洗礼后留校当“新工人”的我,被分配到原电机系电子学教研组,之后不久,电子学教研组合并到新成立的自动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