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中华英雄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高新技术‌‌绝对要靠自己,航天靠的是集体智慧和国家支持

2019年09月29日30
  在习近平主席身旁,坐着轮椅,来到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被称为“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的孙家栋今天获颁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勋章”。 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到2016年完成收山之作“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在60多年的航天生涯中,由他负责主体设计的卫星多达45...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我就像核潜艇,潜在水下,不希望出名

2019年09月29日29
    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黄旭华等8人“共和国勋章”。 央视《面对面》栏目记者此前对95岁的黄旭华进行了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曾经30...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甘做隐姓埋名人

2019年09月29日31
  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将“惊涛骇浪”般的功勋“深潜”在人生大海之中,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我叫黄旭华,是一名从...

于敏,一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

2019年09月23日31
  编者按:治国重勋劳。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模范人物。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给予功勋模范人物国家最高荣誉,彰显其政治声誉和崇高地位,向全社会发出了关心英雄、珍爱英雄、尊...

热血院士叶培建:面向未来 探索星辰大海

2019年09月23日29
    总有人问:“去月球干什么?能带来多少GDP?” 叶培建说:“宇宙就是个海洋,月亮就是钓鱼岛,火星就是黄岩岛,我们现在能去我们不去,后人要怪我们。别人去了,别人占下来了,你再想去都去不了。这一条理由就够了。” 叶培建是我国第一代传输型侦察卫星系列总...

孙家栋: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

2019年09月23日30
    他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背后都有他主持负责的身影;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获得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

朱邦芬:人生悟理 物理人生

2019年09月22日30
    人物档案 朱邦芬,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48年1月出生,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1年获清华大学固体物理学硕士学位。1981年-2000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

吴良镛:服务国家近七十载,愿筑广厦千万间

2019年09月22日32
    1951年,29岁的吴良镛应梁思成、林徽因之召,自美归国,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北大清华扩建、国庆十大工程、长安街规划……自百废待兴的年代至今,已近七十年。 近日一个暖风吹拂的下午,这位97岁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

雷达专家张履谦:开创中国电子对抗事业先河

2019年09月22日33
    “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只不过是沧海的一滴,要把微小的个人力量,贡献到无穷的大海中去。”回忆起60多年前投身中国国防科研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感慨地说道。 这位现已白发苍苍的老人是中国雷达技术、电子对抗和航天事业开创者之一,成功研制中国防空导弹制...

曹雪涛:免疫学国际赛道上的中国学者

2019年09月21日33
    学者名片: 曹雪涛,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亚太免疫学会联盟秘书长,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Cell、Immunity编委,《中华医学杂志》主编,以通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