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的直言精神需要空间
2004年09月28日30
学商之争,时下闹得沸沸扬扬,昨天出版的《东方早报》披露一份最新调查数据,目前有44%的受访者将天平倾向于学方――朗咸平,他们不希望他输,值得注意的是,其理由并不在于朗咸平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如何,而是他们服膺、推崇他作为学者的直言精神。相比之下,除去一部分对此事知之不详者没有明确表明意见外,支持顾雏军...
什么样的大国?什么样的国民?
2004年09月27日30
《凤凰周刊》的玛雅让我给大国国民“画像”,谈谈作为一个大国的公民应该有什么样的素质。我感到为难。我不知道大国的定义是什么,中国算不算大国。既就是把中国列入大国之林,中国公民应该有什么诉求,持何种风度,用那般言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无论我写什么只会引起争论,甚至非议。 玛雅很有耐心,说...
中国国民心态:历史和现实 自卑与自大
2004年09月26日25
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开放的加强与人民活力的释放,中国民众的心态也进入了一个转折期。这期间,基于国家实力的上升,民众趋于自信心增强,胸怀更宽广,思维更冷静,对民族强大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 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日益清楚地感受到“地球村”的概...
邹承鲁:捍卫科学精神
2004年09月23日27
他是一位功名成就的科学家,他敢于站出来,抨击违背科学道德的违规行为。 邹承鲁,我国生物化学领域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从1981年开始,邹承鲁就不断地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反对科学腐败的主张,抨击背离科学道德的种种行为,这也成了他20多年来的一项主要工作,而且他...
科幻:科学的另一副翅膀
2004年09月23日27
再看《银翼杀手》 阴暗的天空,潮湿的街道,日本歌伎单调的吟唱,路人冷漠麻木的神情,主人公的不苟言笑,一切可感知的元素都映衬出潜伏于人们心中的阴郁与不安,一种莫名地恐惧蔓延开来…… 这部1982年出品的科幻电影―――《银翼杀手》讲述了一个人类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故事。公元二十一世纪,由于生化...
科学精神内涵初探
2004年09月23日28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原理精神。 1. ...
如何理解点子与体系
2004年09月17日34
没有好点子不行,只有好点子也不行 说起点子,使我想起了曾经在策划界风光无限的人物:何阳。1992年,《北京青年报》曾经以一篇《何阳卖点子,赚了40万》的文章,真正掀起了社会及人们对策划人的关注,也由此掀起了人们对“知识分子”新的敬意。在短缺经济的时代,一个好的“点子”的确能创造价值。 如果...
教育腐败愈演愈烈 打击腐败需雷霆手段
2004年09月15日32
有关高校招生过程中乱收费的传言时有所闻,今年则更爆出了具体的案例。近日召开的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检查会上,有关部门提出将对十种教育乱收费现象进行重点检查、严厉打击;教育部则于15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高等学校要抓紧做好及时寄发录取通知书的工作。录取通知书不得通过个人或中介转递,严防欺诈行为,保护学...
张思德:尘封的镜子照亮“执政为民”政治理想
2004年09月11日32
1944年9月8日,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在延安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大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60年后的今天,一部取材于张思德人生经历的电影在全国上映,这部原本没有多少悬念但充满温情和人性光辉的电影,出人意料地在观众中产生热烈反响,京城许多报章也以超大篇幅报道了这部电影引发的“红色激情”。与此...
39位人大代表联名交议案 继承遗产也要依法纳税
2004年09月08日24
当前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大,成为北京团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等39位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制定遗产税法。征收遗产税是不是杀富济贫?是否到了立法时机?昨天,记者采访了几位北京团人大代表。 纪宝成代表―― 征收遗产税不是杀富济贫 “我提出制定遗产税法的出发点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