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超眼中的“李约瑟难题”
2017年01月13日27
吴景超在《独立评论》时期,有一个重要的学术贡献,就是他提出了类似于后来常说的“李约瑟难题”,并给予了回答。 1935年8月吴景超在《独立评论》162期发表《论积极适应环境的能力》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吴景超引述倭克朋在《社会变迁》...
为什么中国的学术争论不起来?
2017年01月13日26
西方有一幅关于古希腊学术园的著名油画,画中人物主要是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二人的从学术院里并排着走出来,一边走,一边争论着,画中柏拉图竖起一个指头,而亚里斯多德却非常自信地审视着,学院里其他弟子则散落两旁,认真地倾听着。我猜想,亚里斯多德那句名言:...
科研忌与记――科研经验交流
2017年01月11日27
科研之忌: (1)一忌急于求成。 (2)二忌没有自信。自信是一个人要具有的根本特质之一。科研路上也是一样,往往充满了坎坷。但是,不能因为遇到了挫折就否定自己,要相信自己是独特的,要相信自己的是优秀的。“成功就是比跌倒多站起来一次”,记住:如果你注定...
严复晚年回观传统文化
2017年01月11日28
一、严复晚年回观传统文化的问题 (一)严复晚年“尊孔读经”问题经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和深刻反思,严复认为西方文化以自然科学最见发达,而中国文化却以道德之教较为深邃,儒家的学说尤其如此。在孔教会成立前后,严复通过《思古谈》、《读经...
对美国大学的四大误解
2016年12月18日29
高考的硝烟还未尽散,出国留学的热浪又掀起。 出国留学的诸多选择中,美国大学往往是国内学生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与向往的所在。 不仅是因为,美国拥有众多世界一流大学,能提供更为丰富、开阔的优质教育,更是因为,美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制度设计等,都有许多值得...
三分法――解读中国文化的密码
2016年12月10日29
对立面之间最基本的关联,就是同一和斗争,它使得对立两面形成了统一物。统合其对立面的三种基本样式,我称之为:包、超、导。这样的三个实体的三分法,是能够涵盖得了一切统一物的状态的。 记者:先生,早就读过不少您用三分方法阐释中国文化的大作,受益匪浅。现在...
从一分为三谈中国人的智慧
2016年12月10日36
20多年前文化热时,我曾来华东师大做过演讲,最近好像又有点文化热的意味,但内容很不一样了。20多年前跟现代化有关系;现在又重新掀起与文化相关的讨论,这跟全球化有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清全球化的动向。因为,全球...
中国人的围棋式思维方式
2016年12月07日31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许多特点,在世界上是很独特的,从某种角度看,不妨把中国的思维称为围棋思维。 综合与分析是人类思维的共同形式。任何思维都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但这并不能排除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偏重某一侧面的事实。&n...
人品极处是自然
2016年12月04日28
“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是《菜根谭》里的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了崇高的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是将自己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平白表露而已。人品有好与坏、高洁与...
大学应成为精神堡垒
2016年12月02日27
理想大学的理念从何而来?我认为,它从先进的教育思想来,从外国的经验来,从中国的传统经验来。我个人更重视中国20世纪教育经验的总结。20世纪中国教育有很多经验和教训,从中可以总结出我们的理想教育。 20世纪中国教育最成功的大学有两个标本:一个是蔡元培时期的北京大学,一个是西南联大。从...